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8章

    田贵在旁边道:“九月才生,我们能准备下!”

    还有三个多月,时间够。

    江枝想到一事,看看三个孩子,对田贵道:“你们想不想养兔子和鸡?

    孩子们找草药时顺便打兔草,养大可以吃兔肉,也可以换钱!

    鸡也可以吃肉下蛋!

    就看你家方便养啥,鸡和兔子一样好养活。”

    小满家的兔子有几十个,现在山上的粮食已经不再吃紧,可以分一些给村里人养。

    还有小鸡。

    今年山上的母鸡接连着抱窝。

    第一批小鸡孵出来二十只,现在出壳一个多月,翅膀尖刚到屁股,每天长着腿满山遍野的跑,要不然就去啄麦堆,累得巧云一天撵几次。

    第二窝母鸡也孵了十天,过不久又有小鸡出壳。

    自己可以先把鸡苗和小兔给村民养,到年底再收成本。

    第一家就给田贵,他跟着自己干还受欺负,总要给点甜头。

    田贵听到可以养兔和鸡,顿时激动道:“愿意,愿意,我还想着攒点钱去镇上买鸡苗回来养,桃儿她娘以前就会养鸡!”

    桃儿娘连连点头:“是的,我以前在家就管着鸡,鸡圈扫干净不会害鸡瘟。”

    旁边田桃姐弟忙道:“村长,能不能还养兔子?我们三个知道什么地方有兔草,肯定能养好兔子。以前也挖蚯蚓喂鸡,每天都要下蛋。”

    她们姐弟三人以前在老家,不仅要给家里打猪草,割青沤肥,还要挖蚯蚓拿回家养鸡,因为鸡要是没下蛋,娘就要被几个婶子和奶奶骂。

    江枝点头答应:“好,你们就先搭兔圈,要用石头砌,不然兔子和打洞啃咬。

    圈顶上再盖一个竹帘,这样兔子才不能蹦出来,等圈做好,我就给你们送兔子来。”

    田贵见孩子们要养兔,也应承下来:“我抽空给他们搭圈。”

    离开田贵家,江枝又走了几户,大家情况都差不多,也问他们养鸡和养兔的事。

    这种送上门的财富,虽然以后依然要还,各家自然都愿意,只是几家选鸡,几家选兔,各有不同。

    大家都知道“饥寒起盗心”,民间还有一句俗话:槽中无食猪拱猪。

    以前都是吃青冈粉,各自地里种菜倒也没有大的矛盾。

    可现在采药能卖钱,总有眼馋的。

    养猪还条件不够,养鸡养兔也是门路,自己有事做也免得老盯别人的碗。

    等江枝把余下的十几家转完,才回到夏秀才家。

    这时候已经没有人来卖草药,窝棚前又冷冷清清。

    夏秀才坐在石墩上对天喃喃自语,在他旁边,六岁的夏元端端正正坐着,正在用石板写字。

    一支秃了头的毛笔,清水为墨,石板为纸,比沙盘上写出来有笔锋轮廓。

    江枝一到,夏母和秀才娘子就迎出来,今天这场闹剧虽然跟她们没有关系。

    可事发在自己家,夏元又交出石板,让夏母为以后在徐家村怎么安身忧心忡忡的起来。

    现在看见江枝,忙赔礼道歉:“都是我们没有做好收草药这事,给村长添麻烦了。”

    江枝安慰道:“这跟你们无关,该怎么收还是怎么收。

    我过来是夸你家元儿的,字写得漂亮,数目也记得好,是你们教子有方。”

    旁边,秀才娘子笑笑,低垂着头不说话,只温柔摸着夏元的头。

    从夏家取走一些新收的薄荷,回到山上,江枝就把自己打人屁股的事说了。

    小满奶摇头道:“那个秦氏以前也是个忠厚的,怎么逃一次难就成这性子!”

    她也就这一说,心里并没有多大的疑问。

    遭逢大难,人总是要变的。

    就好像二瑞娘变得谦和,春凤变得泼辣,那个秦氏自然也能变成坏人。

    第858章

    嫩玉米

    小满爷听到把兔子和小鸡分一些给那些村民养,也点头赞成:大家都好过了,这天下才太平,再不为几文钱丢了廉耻。

    现在二瑞和小满在村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山上的农活基本上都是春凤和小满爷在做。

    春凤还要管理木耳,割兔草无形中就成了一件大事。

    巧云和江枝这边也是。

    两窝鸡一出来就是几十个,做家务带孩子,现在还要做蚊香,根本就管不过来。

    鸡和兔子能养几只就可以了!

    当天晚上,二瑞和小满没有回来。

    等到第二天晚上两人到家才说,因为当天江枝惩罚秦氏耽搁了工地时间。

    田贵要求所有人加班,连夜把活赶起来,现在库房的瓦片已经盖好。

    对村里秦氏的事,徐二瑞和小满都支支吾吾。

    二瑞挠着头道:“娘,我们这些天忙着修房,不、不知道发生那些事!”

    江枝说过,让他们俩人管着村里的琐事,有什么都要说给自己听。

    没想到一下山就遇到这档子事,吓得两人不敢回来,现在房子盖上瓦才回来交差。

    江枝哭笑不得,她虽然生气村里出了秦氏这样的人物,闹了这些事居然没有人反对和说出来,但不怪二瑞和小满。

    他俩还年轻,又忙着地里和修房,根本没有往这些事上想过,就连李老实都没有去管。

    况且即便知道,也没有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经验。

    “没啥,这事不怪你们,只是以后学得聪明些,一开始立下的规矩不只是嘴说说,犯了错就得罚。”

    二瑞和小满连连点头,眼中却依然是茫然。

    唉!算了,学习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一口喂不成一个大胖子。

    既然库房已经盖上瓦,下一步就该整墙铺地,夏家收的草药就可以放进去。

    二瑞和小满立即道:“田叔说,最多还有三天捶出地皮,晾干就可以搬东西进去!墙壁也会用石灰粉过,就是放粮食都使得。”

    江枝很满意,她去看过现场,那些木料都是很好的,田贵和徐根有也负责……等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江枝一下皱起眉头:“二瑞,你刚才说库房里除去放草药,还能放啥?”

    徐二瑞眨眨眼,对自家娘的反应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是重复一遍:“放草药,我们可以住,还可以放粮食……”

    对,就是这句话!

    江枝一拍腿,喊了一声:“粮食!糟了,我们的早苞米呢?”

    村里那几十亩地都是种的苞米,而且还是再早的一茬。

    按生长季节,春播的玉米100到120天能收获,夏播第二茬是19天。

    自己在春播的玉米就已经到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旁边小满被江婶子的反应吓一跳,忙道:“前些天我去地里看过,苞米才蔫须,应该还没有到时间!”

    地里的事是徐根有和田贵在管,自己昨天下山俩人没有说,他们恐怕也是太忙了吧!

    江枝摇头:“不行,明天我还要下山看看!另外把做好的蚊香给梨花镇的百草堂送去。”

    她实在不放心那些嫩玉米,要是错过时间长成老玉米,自己的钱就会看着贬值。

    不过江枝想到徐二瑞和小满太累,就没有再说下去,还是看过庄稼再说。

    第二日,当江枝下山就到地边,果然看着一地刚萎须不久的嫩玉米。

    撕开青青的外壳,露出里面整齐莹润的苞米粒。

    掐开一层皮,里面还有少许白色浆汁冒出来,煮着吃老嫩刚刚好,再老一点烧着吃也合适。

    旁边,跟她一起来地里的徐根有和田贵。

    其实,他们每天再忙都会来地里看看的,根本没有忘了庄稼,只是没有说出来。

    此时两个人看到撕开的苞米棒子两眼放光。

    苞米长到现在,他们还一次都没有舍得撕开看过。

    此时见这些苞米粒不仅长得饱满,而且长满顶,肯定产量也高。

    跟心里盘算着产量的两人不同,江枝看到的都是钱。

    她立即对徐根有和田贵道:“马上安排人手,今天晚上连夜掰。”

    徐根有一听,顿时痛苦的倒抽一口气:“婶子,就不卖嫩苞米吧!只需要再等半个月,就可以多收几斗粮食!”

    虽然之前栽玉米时就说过种两茬,春播的吃嫩玉米,夏播的才收老玉米,可此时两人舍不得了。

    他们还想拖延一下,等变老就说忘了。

    尤其是徐根有此时看过,一想到满地正是疯长的嫩玉米要被掰,他心尖尖都是疼的。

    农户就没人舍得吃嫩玉米,除非实在想吃,掰上一棒两棒解解馋。

    这可是粮食,中途就掰,会长不够重量的。

    而且今年土地肥,这些苞米移栽时又连蔫都没有蔫过。

    还有扬花时,二瑞让大家中午摇花授粉,才长得这样好。

    “说好的卖嫩玉米!”江枝道。

    “表面看多收三五斗,实际上少收几百文,再不能迟,必须掰。”

    她其实有些生气了。

    自己早就安排好怎么种,现在临时变卦怎么行。

    而且夏播的那一茬玉米也已经育好苗,现在天气暖和,用不了几天就能蹿上一尺高,又到该移栽的时候,两茬要撞上。

    不仅徐根有舍不得,田贵也迟疑了:“江村长,我们一直安排了人晚上守夜,只需要再等等,下一茬再卖行不行?

    要不然少带几棒子去试试,说不定没人要!”

    他也舍不得。

    以前没有卖过嫩货,一直以来只卖过晒干的。

    田贵甚至有点怀疑,嫩得像水一样的苞米会有人买吗?是不是先拿一些去试试,万一别人不要,也不用损失惨重。

    听到田贵的话,江枝表示赞同,是得试试。

    不过不是少送几棒去城里,而是要马上掰下送到张军头那里。

    之前张军头把地拨给她时就说过,嫩玉米得分他一些。

    现在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刻。

    一大箩筐嫩玉米连同外壳,被送到已经改成巡防营的医棚。

    张军头看着饱满的苞米直乐:“嘿,还真在这时吃上了!快!”

    他对勤务兵招手:“把这些苞米送到灶上,用水煮了吃。”

    江枝笑眯眯道:“张巡检,你知道平川县城里以前有嫩玉米卖吗?”

    第859章

    采青

    “卖嫩苞米?”张军头愣了一下。

    他吃过嫩苞米都是别人送的,或者直接去农户地里掰,还真的没有在街市上买过。

    庄户人家都是心疼粮食,哪里舍得把还没有长成的庄稼掰下来吃。

    江枝见他这表情,心里咯噔了一下:不会吧!没有人在集市上卖?

    自己先入为主,习惯把现代追求口感和享受的吃法带到这里来。

    现代超市、集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嫩苞米,嫩黄豆,嫩豌豆,嫩胡豆,都是吃那股鲜味。

    忘了现在的人还在琢磨怎么填饱肚子,而不是怎么好吃。

    哪怕自家种的嫩玉米,想吃时也要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要是自己把这些苞米送去集上,肯定会被人指着鼻子骂成好吃不留种的败家玩意,总不能一个一个解释说还有下一茬。

    不过,这念头只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因为张军头对这口吃食的喜欢,给她有底气。

    说实话,没有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渠道而已。

    听到江枝真要把那些苞米全部卖青粮,再用钱买成现成粮食,张军头连连点头:“这是一个好主意,一棒换一斤,有钱人要吃的就是一个稀罕,这嫩苞米肯定会有人买的。

    就是……哎!你就不怕别人骂你吃青粮、损天良?”

    卖青粮是要被人骂的。

    江枝昂起头:“不怕,我高价卖出去,再花钱买粮食回来,也算劫富济贫!就是盗也是侠盗!”

    张军头:“……!”

    明明是赚钱说成劫富,好有道理!

    因为库房还没有完工,依然在那棵枝繁叶茂的树下草棚里,江枝紧急召开会议。

    知道村长真正要卖嫩苞米,徐根有和田贵没再反驳,这是种地时就说过的,而且夏播二茬也需要腾出土地。

    以江枝现在的威信,这两人自然同意,只有一脸肉疼。

    徐根生和武阳没有发言,可屁股下的草垫子像是长了刺,让两人坐立不安。

    武阳欲言又止,徐根生更是紧闭着嘴,把一连串的话全部憋在肚子里。

    因为江枝说过,这一茬青粮卖出去后,会把之前他们帮忙翻地,种地的账了结。

    从年前时李老实就说过,换工折粮,这是江枝同意的,后来三十亩地开水沟也是记工换粮。

    现在卖出青粮,每户就能拿到几十斤的粮食,眼看着可以吃一顿饱饭。

    就连杠精也知道谁是老大,可不能乱说惹恼村长。

    武阳就更不用多说,他是紧跟二瑞步伐的。

    李老实此时不在开会处。

    他正在地边守着,这苞米眼看就可以吃了,难保没有人听到风声抢先掰几棒偷回家去。

    东家说了,不能随便诱惑别人,更别考验人,没有人能禁得住考验的。

    现在谁想来偷东西,逃不过他的眼。

    他唯一遗憾的是佩奇不在这,若有那小气巴拉的野猪在,看谁敢来这边走一步。

    二瑞和小满也不在,他们在给张军头那边送苞米,也顺带想借一些交通工具。

    徐家村距离平川县六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可张军头那里的骡车已经进城采购物资,并不在营,徐二瑞只借回来两个手推“鸡公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