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0章

    人活一辈子,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一世穷!唉!难啊!”

    也有人怒骂斥责:“吃青粮就是作孽,对罪土地爷,以后颗粒无收!”

    激动处要章县令立即严惩,以示警戒!

    章县令从看见徐二瑞,再听到师爷说是以青粮换陈粮救命,就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江氏在上次跟霍家签下协议时,是得有一笔银钱的。

    自己也再三叮嘱以民生为重,如果真是村民饥荒,江氏知“大义”,必定会拿银买粮救急。

    而且,江氏还说过徐家村是两茬套种,一茬换钱,二茬收粮。

    自己也让徐二瑞认真记录种植过程。

    这就是第一茬用来换钱的,可是……还没有进城就被人抓住误会成偷!

    章正心中有数,不过也有些恼火。

    按世俗规矩和官府法律是不能随意损毁青粮,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买卖,可也没有谁真正这样大量拿出来。

    江氏要用嫩苞米换钱,应该提前跟自己商量,未得许可不能销售,真是胆大妄为!

    他还真是说对了。

    对于本不是商贩出身,对商业的了解只限于超市和菜市场的江枝来说,习惯现代的物品丰盛,而且还知道高速路“绿色通道”免费的扶农政策,还真的没有去想过这样细致的事情。

    徐家村的也都是农户,大家都没有卖青的经验。

    不过,事情已经做了,总得有人出来收拾烂摊子。

    章正对徐二瑞道:“你既然说是自家种的,那说说为什么现在就有苞米成熟,别人的才长起来不久?”

    卖青粮的事无法掩盖,但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提前两月种出的苞米!

    章县令好奇,围观者更好奇!

    这是县令早就知道的事,可在公堂上问,徐二瑞也只能结结巴巴再说一次:“我家用肥土提前育苗……在麦地预留出空地套种……除去春播,还有一茬夏播苞米,不影响收成。”

    他紧张得说话颠三倒四,勉强把种地说清楚了,可里面一些名词却让周围人听得晕晕乎乎。

    什么叫苗床提前育苗?什么叫预留?还有苞米春播夏播又是啥意思?

    听起来有道理,可又好像听不懂的样子。

    不过还是听懂了一个意思:的确是人家自己种的,还有些门道技术在里面。

    此时一半人闭上嘴,开始琢磨其中奥秘。

    另外一半还在嚷:“哪怕是你自己的,也不能随便毁了青粮!”

    这话虽然对,可也有些无理。

    人情大过王法,人家前面都说了,现在缺粮需要换钱买粮,这些嫩苞米啃几亩地也不管饱,总不能看着人饿死。

    若只说爱惜粮食!

    去年那些流民乱兵毁粮食时,怎么就没人出来阻拦了?

    章县令不想把这事闹大,可还是得惩罚。

    既然不是偷,那罪名少一半,再说又是救急,事急从权,律法上也可以变通。

    第192章

    三十文的高价

    “徐二瑞,田贵,你等私毁青粮,应该受罚。

    念你们事出有因,又是初犯,本官就罚你们卖掉青粮后,罚银五百钱,以示公正!以后集市不得再出售青粮!”

    章正说完,一拍惊堂木宣布退堂,吴洪茂等衙役也驱散人群离开。

    事情轰轰烈烈的来,又轰轰烈烈的走,徐二瑞和田贵等人还一脸茫然:“就这样完了?”

    “还有这啥意思?我们是卖还是不卖啊?”

    小满嘟囔着:“要罚五百文,真是肉疼!”

    徐二瑞等人虽然笃定自己不会太过吃苦,可也被这阵势吓得不轻。

    还有是章县令那句不许出售青粮,也让他们弄不懂。

    此时一见围观的离开,就迫切想知道答案。

    吴洪茂过来拍拍二瑞和小满的肩,笑道:“别担心,那只是在堂上一说不会真罚。章县令这是给你们开了路子。”

    “开路子?可以售卖?”

    吃青粮从来都是偷偷摸摸,买卖更得低调。

    向德金也从外面进来:“小满,你们这时候就把车推到后巷去,有人在等着买。”

    “向大哥,是……有人等着买?”徐二瑞还有些惊讶。

    自己还在县衙里,怎么就有人要买了。

    向德金点头,搭手就开始推车:“你们闹这样大的阵势,那些嘴馋的早就知道了,现在还等着买些尝鲜。

    你们跑这样远的路程,还要被罚,记住一棒至少要卖三十文才够。”

    啊!三十文一棒苞米!

    田贵几人“咕咚”一声,齐齐咽了一下口水。

    往日交税卖粮,一斗十二斤还卖不到四十文,现在一棒就要三十文。

    只是自己这样喊价出来,真的不会挨打?

    向德金往外走一边道:“这些青粮吃的就是一个稀罕,新奇。

    你卖得再是便宜,穷人也舍不得掏几文钱来买,那些富户又不在意钱多钱少。

    他们在意的是越贵越好,买几棒吃过还能炫耀一番。”

    向德金在城里呆半年,早已经知道这些有钱人在意的是什么。

    钱多少都无所谓,要的就是与众不同、人上人的感觉。

    他又把卖货的话该怎么说,对二瑞和小满一一教过,免得被人诓骗了价格。

    这两个人到现在还不知道合适的价格,既然向大哥这样说,他们就这样做。

    车到县衙后巷,果然等着几个管家婆子模样的人。

    向德金送到这正要走,徐二瑞赶紧喊住他:“向大哥,你拿一些苞米去吃。另外章县令那我不方便再送去,还请你代劳。”

    说着从独轮车上取一个小竹筐,捡出十几棒装满塞过来。

    向德金哈哈一笑,接过篮子:“行!我送去。”

    那边,那几个管家婆子早就等得不耐烦,她们从衙役那里听说有青粮出售就等在这里。

    一见身穿公服的向德金离开,立即就围拢过来:“你们这些青粮五文一个,我们卫府全包了。”

    “你们卫府哪里吃得下这样多,六文,我要一篮,我家小姐就喜欢这口鲜食。”

    “别急……这苞米要三十文!”

    听到张口就是五文六文,徐二瑞若不是被向德金提醒,恐怕就要答应。

    当他颤巍巍喊出了“三十文一棒!”惊翻一众人。

    那些管家婆子顿时嚷开了:“你们是想活抢人吧!不就是几棒嫩苞米,又不是金银的,要这样贵。”

    “对呀,我也是可怜你们才买。再说了,苞米到处都是,又不是啥稀罕东西。”

    几个婆子碎碎着熬讲价。

    小满学着刚才向德金教的话:“这是啥季节,谁家有青粮卖。

    你们不买有人买,再说我还只卖这一次。

    要不是家里等着买粮,谁舍不得拿这上好的粮食糟蹋。

    我们熬夜跑这样远,还差点进大牢,为你五文钱不值当。

    县令大人已经说了,以后不许人卖青粮,你们想吃也吃不上。

    而且……你们该不是连三十文的东西都买不起吧!”

    小满话连珠炮似的,一句一句戳人心窝。

    “放屁!谁买不起了!你那价要得也太狠,最多我给你八文!”有婆子反驳。

    小满和二瑞齐齐摇头:“不卖不卖,算了,你们买不起,我还是送到别家去。

    二瑞哥,上次那位婶子说过,有笋干木耳就送她家。”

    徐二瑞马上招呼田贵:“田叔,你们来搭把手,我们赶紧送过去。”

    不等田贵等人过来,其中一个婆子却道:“算了,不过才三十文,我顾家不在乎这几个钱,买十棒!”

    说完还用绢帕掩住口鼻,一脸嫌弃的看看向小满几人。

    这些泥腿子真是臭死了!

    因为连夜赶路,又是淋雨出汗,衣服打湿又穿干,这几个人一身的泥汗腥味。

    可她这样大的口气,也才买十棒!

    徐二瑞也不管她怎么说,能卖就是好事,自己等人跑了一夜到现在,早就累得不行,可不能再把苞米带回去。

    顾家婆子挑挑拣拣拿出十个,田贵用随车带的草绳子把选好的苞米棒绑好。

    另一边那些婆子脸挂不住,也上前来挑选起来。

    立即七八个人围住两个独轮车,一通上下翻找,使劲扒拉,五棒十棒的买起来。

    家里那些主子才不在意花多少钱,只要伺候得舒服,自己多报些就是。

    从城门口起,有青粮进城卖的事就被传开。

    此时,那些还聚在县衙外的人也得到消息,想吃鲜的就找到后巷来了。

    看见价高,就骂骂咧咧,还是少则两个,多则十个二十个的买。

    等到人群散开,除去一个装着苞米的竹篮单独放着,两个独轮车上的全部卖完。

    田贵抹一把额头上忙出来的汗,对小满和二瑞道:“我们接下来干啥?”

    从天亮时进城被押到县衙,到现在已经日上中天,他们又累又饿,实在扛不住了。

    徐二瑞是主家,开始对众人进行安排,他从褡裢里摸出一小串铜钱交田贵。

    “田叔,你们去客栈找间房,吃点饭菜睡一会,我们下午买些粮食再连夜回去。”

    一间下房通铺只要五文一个人,再加上吃饭,这里两百文应该够的。

    徐二瑞已经跟着自己娘进城两次,出门要吃饱歇好的思想是学到了,返程又是六十里,不能太累。

    “住客栈?不用不用,我们找一个大茶馆泡壶茶坐一会,吃两个粗饼就是。”田贵几人又喜又惊,纷纷拒绝。

    能跟着一个大方的主家混自然是好事,只是他们还是第一次进城,没住过客栈。

    平时在镇上赶集舍不得吃饭,饿了就在路边茶馆泡壶两文的茶水,再吃一个杂粮饼就填饱肚子。

    哪里都可以坐着打盹眯觉,不需要花冤枉钱。

    第

    193章

    青储饲料

    田贵等人执意不住店,在听说二瑞还要给霍家送青粮,就连茶铺也不坐,招呼众人一起走:“二瑞身上带着银子,这样在城里走着不稳妥,还是大家同去同歇!”

    此时二瑞身上的褡裢沉甸甸的,里面都是铜钱,没空清算。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四五两银子就是一年的收入,十两就妥妥是大钱。

    徐根有也这样认为,虽然有小满跟二瑞在一起,也是只有两人,还是人多点好。

    徐二瑞无法拒绝田贵等人的好意,只能买来白面的馒头让大家吃饱,然后一群人就往霍二小姐家住的街道而去。

    这是上次来签合同时,霍二小姐给江枝留的地址。

    当霍家下人看到一大篮子嫩苞米,又听到是几十里外送来的,立即让他们等着别走。

    里面霍二小姐急匆匆出来,看见是徐二瑞,问明白事情始末,笑着道:“江夫人懂制药,还是不惯做生意,你们这样卖东西可是冒着风险了。

    我们吃青粮都是偷摸着找理由吃,不能光明正大的来。

    这些青粮我收下,之前你们住的那院子还空着,你们先去歇歇,我找人帮你们买粮。”

    问清楚徐二瑞几人还有事要做,霍二小姐谈笑几句话就安排好了。

    重新住进之前那套院子,徐二瑞和小满还好点,熟门熟路招呼大家歇会。

    田贵和徐根有他们就有些懵,人家就这样随随便便给房子住了?

    霍家借房子已经很好,二瑞没敢随便动人床铺上的东西。

    现在已经吃饱肚子,实在困累得不行,于是十个人也不管是桌子凳子,也不需要被子枕头,胡乱趴着躺着呼呼大睡起来。

    等他们一觉醒来,已经太阳偏西,正好霍家派了伙计在外面敲门,说已经帮他们在粮店定好价,随时过去领粮。

    城里商铺间都是熟人,价低货好还不用挑选。

    徐二瑞连连感谢,一行人就去粮店。

    用卖嫩苞米的钱买来粮食,又备好赶夜路的干粮火把,要在关城门之前踏上回家路。

    只是在临出城的街上,“无意间”又遇到霍二小姐,没等徐二瑞感谢,二小姐问:“你家还有多少青粮?”

    徐二瑞道:“还有十几亩!”

    霍二小姐想了想:“明天我会派人来看看。”

    她想买些送人,这种不算贵但稀奇的吃食,正合适送给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

    徐二瑞自然又是连连答应,田贵和其他村人也是心里欢喜。

    于是,一行人推着粮车,带着满心希望,丝毫不知疲累,脚下生风的往回赶。

    这一天一夜,卖粮卖得惊心动魄,村里的江枝也不轻松。

    分完剩下的苞米,又一早给张军头他们抬去几大筐,她这才停歇下来。

    刘氏和夏母都给她送来饭菜,还让她去自己家睡一会。

    江枝哪里有心思睡觉,她还要抓紧安排人手,把掰过苞米的秸秆割倒做青储饲料。

    现在长在地里,会耽误二茬玉米的移栽。

    昨天晚上已经验证过,干活就有粮。

    这一下家家户户能动的都来了,多少都能蹭上一些好处。

    割的割,搬的搬,更多的还是切秸秆渣。

    没有粉碎机,苞米杆全部靠人工用刀切,大家围在一起,“乒乒乓乓”砍得草屑乱飞。

    在一块地的低凹处,二瑞早在整田挖水沟时,就让人挖出一个池子,上面盖上草帘防止雨水灌入。

    田贵他们当时以为是要蓄水,还用锄头将池壁用湿黄泥敲砸得结结实实,保证一滴水也不会漏。

    现在装青储就简单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