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嗯,还是爹的窝棚修得好!”田桃夸了一句,就听外面有脚步匆匆。抬头一看,二弟田小泉提着用草茎穿的泥鳅进来。
浑身的泥水,头上还挂着几根水草,一看就是下水了。
“娘,姐,快来看,我抓的泥鳅,还有两条鱼。”他说着,从裤兜子里翻出两条巴掌大的鱼。
田桃儿惊呼一声:“你真的一大早就去抓鱼了!”
田小泉嘿嘿笑:“小溪在后面,她那里还有!”
很快,桃儿娘和田桃就看见同样糊着泥水,手中拎着一条大黄鳝的田小溪。
从早上雨停,大人们忙着检查各家窝棚和田地受损情况。
村里的男孩子则忙着摸鱼抓黄鳝。
山脚的小河沟虽然时断时流,但堰坝处一直有水,里面有螃蟹和鱼虾,还有泥鳅。
这次雨大,虽然田贵他们已经提前做了预防准备,山洪还是冲塌了几道堰坎。
尤其是一道最高最结实的堰塘也垮塌了。
里面本来的蓄水放得一干二净,露出泥底和浅浅一层水。
泥汤子里,缺水的鱼还在挣扎求生,旁边草丛中也有动静。
大人们需要水浇灌田地,此时着急着补救堰坝缺口,尽量留住最后的余水,没空抓鱼。
男孩子们却高兴了,一个个泥猴般在堰坝里摸泥鳅,拿回家就可以让自家娘做一道菜。
河沟里,被暴雨吓唬一夜的孩子们彻底疯狂。
徐根有家两个,田贵家一个,林桐家的林小虎,还有石猴子,这几个年纪相差不大的男孩子已经下水乱扑。
摸住啥都不用看清,连泥带水的往外丢。
岸上,田小溪和几个女孩则笑闹着,手慌脚乱抓在草里乱蹦的小鱼和泥鳅。
乡下孩子抓鱼抓泥鳅不用桶装,只需要拔顺手拔一根草,从鱼腮穿进去,再从鱼嘴穿出来,就能全部串在一起。
桃儿娘见有泥鳅黄鳝还有鱼,顿时欢喜起来:“桃,你帮我打些水,现在就打理出来。”
现在是大夏天,泥鳅黄鳝死了很快就变臭,得赶紧处理。
田桃也欢喜,夸赞一句:“小泉厉害,娘吃了泥鳅,以后小弟也聪明。”
田家窝棚外,桃儿娘刮鱼鳞,剖着黄鳝泥鳅。
三个孩子围着她叽叽喳喳说不停,又嘻嘻哈哈跑着。
拿盆的拿盆,舀水的舀水,娘早点收拾好,等爹回来就可以吃鱼汤和炖泥鳅。
鱼尾巴被田小泉贴在自家门板上,左右对称。
不远处,秦氏站在自家塌了一半的窝棚外,捂着脸嗷嗷的哭着:“这杀千刀的老天,把我的房子弄塌了,今天晚上我住哪儿啊!”
草窝棚还是有好处,塌了就是一堆草,那些胳膊粗细的柱子横梁也压不死人,就连被压住的砂锅都是完好的。
莲花和徐根庆忙着把湿草拉开,再从窝棚下取出锅碗瓢盆。
乱草丢下前面的地坎,莲花则用水把东西清洗干净,两人忙得团团转,没空搭理秦氏。
秦氏哭一阵,看着田家那几个孩子,还有桃儿娘手上的鱼肉,顿时眼红嫉妒恨,忍不住又骂:“生了一群讨债鬼!”
转头看一眼小儿媳扁平的小腹,又悲从中来:自己这是造的什么孽?
大儿媳生两个孩子,可跟自己一个钉子一个眼,逃荒还被撵回来。
现在这个小儿媳偏偏是个生不出的,旁边,那个年纪大得都快当外婆却大着肚子。
生孩子被人比下去,现在就连窝棚都要垮!
羞死先人了!
莲花被婆婆又哭又骂弄得胆战心惊,想想庆哥昨天带着自己先走,恐怕是被婆婆怨恨上了,看看一片狼藉的窝棚,上前道:“娘,你要是想坐一下,这边凳子是干的!”
“坐坐坐!你就知道坐,这些假孝顺做出来给谁看,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孙子才是孝顺。”秦氏吼一句,就怒气冲冲进了塌一半的窝棚里。
莲花被吼得傻愣愣站着,徐根庆拉了一下她:“别管她,娘想要孙子就找大哥去,大嫂子生下两个,也没见说几句孝顺。”
莲花呆了片刻,才闷声道:“娘不会是想自己生个孩子吧!她才看谁的肚子都不顺眼。“
生过的,没生的,包括大着肚子的。
徐根庆差点把手中的一叠碗落在地上,急得用脚踢了莲花两下:“你疯了,这是说啥话,信不信我抽你。”
莲花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公公跟婆婆是二婚,前婆婆生下大姑姐,大伯哥。
可在大伯哥两岁时,前婆婆因病去世,公公看着无人抚养孩子,于是娶继室,婆婆才嫁过来。
可后来公公在服徭役时意外去世,婆婆也是年轻守寡,但生下一个儿子。
好在那时候大姑家已出嫁,拿了银钱帮扶娘家,没几年大伯哥成亲,家里就只有徐根庆一个小儿子。
等自己嫁进来,大嫂子已经生下两个儿子,可跟婆婆关系不好,天天吵架,村里调解不过,还找过几次里正。
孝顺大过天,大伯哥虽然不是亲生,但两岁就被抚养,不敢有反抗。
可这次逃荒跑出去,大伯哥他们就不再回来。
之前大嫂在前面顶着,本来对自己还算好的婆婆,现在也天天看自己不顺眼了。
徐根庆瞪莲花一眼:“你要是敢把这话让娘听到,我一定休了你!”
莲花瞪回去:“休就休,有你娘盯着,你跟我一个月难同一次房,还偷偷摸摸跟做贼一样,能生出孩子才有鬼,除非不是你家人!”
“你……闭嘴,闭嘴!”徐根庆气急败坏,又羞又怒。
他也不想这样啊!
抱着香喷喷的媳妇睡多好。
可成亲没一年就闹兵乱,在外大家挤一个窝棚,现在还是住窝棚,不是偷偷摸摸,就得忍着!
第
203章
夏秀才的病
二瑞和小满还有江枝也下山来了,因为路上也被山洪冲过,走起来就慢些,快中午时才进村。
二瑞一到,立即跟田贵他们修补堰坎,要是水跑光,以后田里就难了。
另一边,江枝在询问李老实暴雨中发生的事。
李老实嘴巴叭叭不停,把自己怎么怼人,怎么认真负责都说了一遍:“江嫂子,徐长明家窝棚漏水,家里人叫他走也不走,后来窝棚垮了,他是被人抬过来的。”
李老实说着到,像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又哈哈大笑:“他来了还不愿意进晾棚,说啥都不承这个情。
在那边的石蹬子旁趴着,就像一条落水的老狗。”
江枝想笑,又笑不出来,真是够倔的,也够封建,硬是不肯低头承认自己这个女村长,就连在自己的房子下躲雨都不肯。
冷死都活该。
他要这样做,自己也管不着。
下雨时狗都知道往干处跑,他一把年纪想当贞烈男士自然成全。
说过徐长明,村里其他人都是规规矩矩来躲雨,雨停就走,没什么特别的。
唯一特别的,恐怕就是跟徐长明有得一拼的秦氏。
秦氏跟徐长明一样坐在外面,努力维持着最后的倔强。
江枝对她的信息更是忽略不计,要死要活跟自己有什么相干。
听完李老实的描述,知道大概情况,江枝起身先往夏秀才家去。
秀才家窝棚也漏雨,秀才还在暴雨天犯了病。
原本李老实让他家在仓房多住两天,等家里干了再回,夏母却拒绝了,说窝棚敞开通风,不用多久会干。
李老实也不好留,只能让一家人回去。
江枝到夏家窝棚时,就看见六岁的夏元正在门前,踮起脚尖把一件衣服晾在架子上。
他人小,湿漉漉的粗布衣服很沉,手翻不过去,衣服差点掉在地上。
江枝紧走两步一把捞起,替他晾上,看看没有声响的窝棚,低声道:“夏元,你奶她们在干什么?”
突然看见村长奶奶,夏元吓了一跳却没有惊慌,反而压低声音,用细细的气声道:“我爹刚刚睡着了!”
江枝疑惑,现在大中午的夏秀才睡什么觉,而且窝棚里还湿着吧?
就这一阵时间,屋里人已经看见江枝到来,夏母和秀才娘子两人轻手轻脚走出来,还回手缓缓带上门。
看她们这小心翼翼的样子,江枝都不由屏住呼吸。
夏母走到江枝跟前低声道:“江村长还请宽心,书言昨天犯病太久,刚才给他吃了药才睡着,只要醒过来,他就不会再闹。”
才一夜过去,夏母好像很是疲惫,说话时都有气无力。
不过,此时没有怨天尤人,还宽慰起江枝来。
旁边,秀才娘子虽然同样憔悴,却是镇定道:“多谢村长过问,在村里这些时间,相公比以前好多了。只是受不得暴雨刺激才失智,并无大碍。”
江枝微微蹙眉,严肃道:“既然有药,怎么没有早些吃药,非拖到现在?”
听李老实说起,夏秀才犯病还是很狂躁,跟不犯病时的寡言呆滞判若两人。
雨没停时,人一直焦躁不安,而且他自己也在努力控制情绪,咬得口舌破绽,鲜血淋漓的,把村里来避雨的人都吓得不敢靠近。
难道是夏家吃的这种成药很贵,舍不得用?万一以后再犯病四下乱跑伤人怎么办?
不过据自己观察,夏家婆媳知道夏秀才若是发病伤人,造成后果是需要负责的,不会无故冒险。
听出江村长语气中的不满,夏母忙解释:“江村长,我们不是故意想惊吓到村里人,只是昨天见有房可住,书言也还能明事,就没有服药。
可到现在,书言的病一时无法好转,我们才……”
说到这,夏母叹息一声就沉默了。
江枝想到李老实说,昨天夏秀才虽然狂躁,但还是能被夏母和秀才娘子拘着,只待在一个角落里。
整晚除去咬烂自己的嘴唇口齿,让村里其他人不敢靠近之外,并没有伤害他人的行为。
夏母所言属实。
江枝此时不想过多责备这个可怜的母亲,只提醒以后犯病别再舍不得药。
夏母和秀才娘子连连点头,说以后一定不会让夏秀才犯病吓人。
江枝想了想,缓了语气道:“你们是不是买药缺钱?若是不够就说一声。”
想想天纵之才突然成这样,真是让闻者落泪,家里亲人就更难受了。
如果夏家是缺钱想省药,自己现在可以帮忙垫付。
等夏秀才病好,教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就当成束脩来还。
见村长没有谴责自家,还问是否缺钱,秀才娘子感激的行了一礼:“相公的药是渝州府中郎中配置,效果很好,寻常药铺没有。
只在犯病时服用,配置的药丸尚有余,不需要买药。若以后药服完,还得请村长帮忙。”
夏母怕江枝误会自己有药故意不服,忙又细细解释。
夏秀才当初在渝州府发病时,也是耗尽家资治疗,无奈心病难医,只能请名医配下药丸备用。
这些药丸花完了家里变卖家产的最后银钱,不过效果非常好。
只要每次犯病服上一丸,睡一觉等到睡醒过来,人也就能安静下来,但会食欲不振,萎靡很久。
这次到徐家村半年,夏秀才病情还算稳定,平时可以不用吃药。
而且这次犯病夏秀才自己也是清醒的,他想着扛过去,不再吃那虎狼之药才拖到现在。
听到这,江枝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夏母不给夏秀才服药。
精神类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比如“重镇安神”的朱砂是矿物质,主要成份为无机汞化合物,长期大量服用对身体会有损害。
这也是皇帝们服用丹药求长生,其中丹砂就是主药。
夏秀才的镇定药效果好,留下的副作用也很大,能少吃自然就少吃。
毕竟在情志病上,药物只是辅导,最需要的还是自身心态的调整。
既然夏家备用药,江枝也不再多问,只说自己那里有刚采不久的合欢花。
“我前些时找到一颗合欢树,采下花晒着,你们可以取一些给夏秀才每日泡茶喝。”
合欢花能安神解郁,合欢皮能治疗跌打损伤,用花泡水正适合夏秀才这样的情志抑郁,虚烦失眠者。
第204章
矫情的婆媳
秀才娘子显然知道合欢花的作用,赶忙道谢:“相公药里就有此物,郎中说可以服用,以前在渝州府时也是天天喝着。
只是来这里后,我没银钱,也不方便去药店购买,更不好麻烦别人。江村长若有合欢,真就是解了燃眉之急。”
旁边夏母也道:“书言之前喝过合欢,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现在不同,他比以前好多了,或许会起效。
只是……江村长,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讨要。”
以前喝着现在断了?
江枝无声叹息,又苦笑一下,都啥时候了,这婆媳俩还在讲面子。
想来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读书人骨子里的清高是什么情况都磨不去的。
以秀才娘子不多言,不出户的性子,要走十几里路去买药,也是难为她。
夏母又是个不愿意低头求人的…
江枝也不跟她俩再多废话:“同住一村,夏秀才也在帮我做事,你们以后别再说见外的话,需要什么药就说一声,我没有还可以让人帮忙买去。
另外,秀才娘子每天做的针线,要是想卖了换钱也可以,我托人送到县城里的布庄上。”
她每次看见秀才娘子时都是在用花绷做针线,想来是会绣花什么的。
不料江枝才说这一句,秀才娘子立即大喜,又感觉失礼,收敛起惊喜道:“那真是太好了!我那里攒着好几根帕子,正想换些银钱,就烦劳村长费心!”
江枝淡淡道:“不费心,不费心,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自己可以在送蚊香时,请百草堂的霍老掌柜代劳,的确只是举手之劳。
夏母大概是怕儿媳太谦虚被江枝瞧不起来,忍不住在旁边夸赞起来:“我这儿媳虽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从娘家就学得一手绣桃花团扇的好手艺。
以前在府城做团扇给家里添置米粮。
若是有闲绣成双面绣的团扇,也能卖五两银子。”
会绣双面团扇!
这是古风姑娘必备神器,自己怎么就忘了,可比绣帕子值钱多了。
江枝眼睛瞪得像铜铃,把秀才娘子上下打量一番,看得她都不好意思,这才终于忍不住是爆了粗:“哎呦喂!姑奶奶呀!你们这可是在捧着金碗讨饭,说吧!你们婆媳俩还有什么事就直说,看你们说话这别扭劲可真是憋死个人嘞!”
她这一嗓子可把夏母和秀才娘子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惹恼了这个泼辣妇人。
好在知道村长的脾气,不是在生气,两人才对视舒一口气。
夏母摸摩挲着自己粗糙的手,摇头感叹道:“能住在这里,得周围人的照拂已经是幸事,还有村长你给书言那些差事,都是帮忙,我们不敢再提无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