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满爷也很无奈。自己那孙子把不想成婚的话已经放出去,田家又是知根知底的好人家。
田家姑娘年纪小,现在跟着学制药也是要紧事,这事还真得等了:“那就等一年再说吧!让俩孩子多说说话,以后真的成亲为一家人了,天天在一起也不会扯筋!”
他跟老妻和气一辈子,大孙子跟春凤感情也好,自然希望小满能找一个合脾气的。
江枝觉得等一年正好,时间不长不短,脾气性格也摸得清,提前沟通交流,比盲婚哑嫁强。
对两边都暂时不在孩子面前提,小满爷也是支持的。
田家是怕桃儿学手艺时分心,又担心村里人说长道短的,琢磨着过一阵再说。
小满爷就说得更直白了:“既然现在不成亲,是不能早早说出来。
你看那佩琪,天天啥事不干只知道围着猪圈转。
小满要是也学了佩琪那傻样,天天围着田家女子转,白废了时间。”
江枝瞠目结舌!
老爷子啊,那可是你亲孙子呢,怎么跟大野猪比!
不过,两个差不多,都是正当年纪的热血青年!
看着此时走过来的小满,江枝就想到一天天在猪圈外被春凤用竹壳赶得到处跑的大野猪,不禁莞尔一笑。
“婶子笑啥?”小满被笑迷糊了,赶紧看自己身上有什么草叶还是树叶。
江枝道:“没啥,我在想药做出来就可以卖钱了!”
想想两边家长都说暂时别在孩子面前提,她就把话咽下去,改成什么时候去县城霍家药行送药。
因为这些药是需要霍家药行代售。
小满神采奕奕道:“向大哥说,章县令听到药坊建好,还问什么时候能制药片!我们的冲剂送去霍家,肯定会来催。”
“哼,就知道空手套白狼!”江枝嘀咕一句,章县令之前就说过想以县衙名义出售药片,真是好算盘。
先把一块无主地“卖”给自己,现在又想用县衙名声入股卖药。
江枝鄙视:我自己连本还没有收回来,这个老狐狸已经盯上了。
盯就盯吧,反正先拖着!
青泉湾准备有两间员工宿舍,都是给大家轮流值班守药坊用的。
等到碾房里最后一批药材碾碎,关上水阀蓄水。
灶膛里填埋好火种,第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药坊还没有打开栅栏门,田桃就带着一头一身的露水来了。
江枝道:“怎么来这样早,你可以等大家一起出工来!”
天刚蒙亮,按时间算也才早上五六点,就连下地干活的也才起床,田桃没必要这样早。
田桃挽了衣袖就打开小灶门:“师傅,平时我也这个时候起床,再说这段路不远,我早些来可以给你和小满哥做饭,早些扫地,免得李二嫂子过来才忙。”
世俗规矩当学徒就是这样的,来得早走得晚,不仅学手艺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江枝挑挑眉:“啊!那行吧!只是以后还是迟些来,从村里过来三里路,又是官道又是林子,路上万一遇到蛇什么的吓人!”
这一段路虽然不远,可田桃还是小姑娘,单身走在路上不安全。
田桃一边从锅里舀出温了一夜的热水,一边道:“不怕的,我爹会送我一段路!到那边山头上,能看见药坊口才回去!”
江枝心里暗道,田贵真是疼姑娘的!
两人正说着话,小满已经从后面山坡晨练了过来,一眼看见田桃在做饭,还吃了一惊:“哎呀,婶子,她怎么来了?”
在村里干活卖货,小满跟田贵来往的时间多。
还在田家吃过几次饭,自然跟田桃熟悉,只是平时跟这小女孩没有多说什么话。
田桃拜师小满也知道,还很高兴,毕竟自己认识桃儿,知道她会做饭。
没想的今天这样早就到了。
田桃看见大清早只穿着一件粗布衣服,头发还湿漉漉的小满,也吃了一惊:“小满哥,你这是掉水里了?”
小满摸摸自己的头发,汗水还流着呢,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在山上跑了几圈,热出来的。”
江枝看看田桃,又看看小满,随意道:“小满,你反正都要跑步,就每天早上去村里接桃儿,免得还让你田叔送过来。”
小满毫不在意道:“行啊!反正我也要跑步的。”
田桃也很喜欢这个被爹娘挂在嘴边夸的大哥哥,笑眯眯端出一盆热水:“小满哥,你洗脸!”
今天巧云和二瑞又来了,李老实哭丧着脸走在后面,手中牵着的老骡子驮着俩个筐,一个筐里装着一个娃。
碾房又转动起来,李二嫂子和徐根庆也在太阳升起时到了。
今天继续熬煮药汁,昨天烘干的颗粒进入最后一道工序。
就是用小戥子每一份称重,装入竹管密封待售。
竹管是去年就开始慢慢准备下的,这些都是小活计。
找村里人砍来大小合适的竹子,削成一段一段竹节,打磨光滑,再存在仓房里阴干。
这些都是李老实每天晚上夜课时,让那些到晾棚下闲聊的人做的。
反正手上活不影响嘴巴说话,耳朵听话,现在就可以用上。
除去守沙漏看时间,田桃儿学着用小戥子,小勺子称出每管的固定剂量,下一个人再用蜡纸封口,留下药品名字。
第303章
徐长明路见不平
药坊的灶就这样没有熄过。
趁着天不热,巧云上午来帮忙做一阵,下午回山时,再用老骡子把烘干碾碎成粉的蚊香原料一趟趟带走。
药材方面自有百草堂帮忙收购,徐根生则每个集市在镇上买各种叶子和树皮,用做蚊香使用。
按照安排,巧云需要在山上做蚊香和提取驱蚊液。
暂时没有密封条件和防腐剂,驱蚊液不好保存太长时间,都是现做现卖,不能提前做。
做蚊香最累最难的还是前期碾各种粉,炭粉、树皮粉、药粉。
去年的蚊香赶得急,花大价钱请村里人晾晒加工磨粉,今年就容易了。
有二瑞几人提前在药坊先把榆树皮,黄荆叶,樟树叶,艾叶等烘干,碾粉,又用药坊这里专门的一套设备层层过筛,方便快捷。
最后剩下的工序就是把各种药粉按比例配方搓揉成泥,再压制成蚊香盘。
因为技术上需要保密,药坊不方便做蚊香和驱蚊液。
这些事情还是要交给春凤、大柱和巧云在山上完成,就连账目也会单独分开。
江枝的药坊忙着制药,准备蚊香材料。
村里忙着育各种苗,尤其是早茬的嫩苞米基本上家家都要种,两三个月就能换钱,谁都眼红着。
二月底就开始准备育苗的苞米现在已经一尺多高,需要马上移栽。
那些地里没有提前预留苞米行的人家心里就开始发苦了。
麦苗和油菜也到盛长期,入眼都是一派生机勃勃。
眼看苞米苗需要移栽,为卖青粮,就得割去这些长势正好的麦苗油菜,在地里腾出几溜空行来。
徐长明站在地里插腰大骂:“吃青粮丧天德啊!这些麦苗真可惜,还有一个月就该出穗子。”
骂完又抱怨自己没计划好:“唉,割吧!割吧!割下去正好喂牛。早知道我就不种这几行,留点麦子还能多吃一个麦饼。”
金银面前,英雄气短,任他再心疼也要下刀。
在他下边的一块地里,秦氏在弯腰拔草回家喂鸡。
那块地是她家的,去冬时就提前预留着空行,现在种着苞米苗,长得正好。
徐根庆如今跟着江婶子学种地,早在刚升温就开始育苗。
不仅比徐长明他们又快十天半个月移栽,苞米就连根都扎好了,长得青枝绿叶的喜人。
此时听到徐长明的骂声,秦氏直起腰笑道:“长明叔,你去年还是不许卖青粮的人,现在怎么也要割麦苗了,割麦就要少吃几斗粮,你这个犟拐拐也舍得啊?”
徐长明正难受得心慌,听到秦氏还在拿去年的事情挖苦自己是犟骨头,一股子邪火顿时就窜起来了:“我少吃多吃,又关你哪门子事。你还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又偷儿子媳妇的钱。”
秦氏拿家里钱去买东西的事已经过去几个月,刚开始还瞒着,可被皮氏一骂就在村里传开。
现在人人都在笑话秦氏贪吃!
此时被人当面说偷钱,秦氏一脸的无所谓,根本不害臊,甚至还笑起来。
莲花和根庆说了,以后自己想吃啥就说,一家人不分锅不分碗,家里的东西也有她一份,不用再偷偷摸摸拿。
儿子儿媳都不追究了,别人就是说再多也没用。
现在徐长明提起,秦氏反而大大咧咧道:“那是我儿子儿媳妇孝敬我的,我想拿就拿,你管不着!”
见秦氏这样没脸没皮,徐长明指着她鼻子道:“你儿子要孝敬就孝敬去,你们自己关上门折腾,别带累人家李老实。
我看你就是个祸害,人家李老实好心好意关照村里人,你把人家挠得手脸都烂了!”
提到李老实,刚刚还不知羞耻为何物的秦氏瞬间闷声。
一张脸慢慢涨红,嘴巴动了几下却吐不出半个字来。
自己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想到丟钱就跟丟了魂似的,是真的怕,怕挨打,想死的心都有了。
李老实来拉自己,也只当要被抓回去挨打,下手就没轻没重。
等情绪清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
她想起自己不仅抓伤李老实,还哭着说了很多话。
虽然只有李老实一个人听到,她也感觉不好意思。
于是就装成鹌鹑,整日缩在家里避着人。
若实在避不开李老实,遇上也装着忘记了。
徐长明才不管秦氏这个侄儿媳妇面子上过不过得去。
他只听人说秦氏从嫁进徐家就好吃懒做,整天跟继女继子在饭桌上争吃,被婆婆丈夫连打带骂教育过多次才改。
后来又跟继儿媳不合,天天的吵架,逼得继子不回来,现在又折腾起自己亲儿媳妇了。
在这个村里,以前的江氏是泼妇,但能顶门立户。
家里男人身体弱,一家子老小就靠女人撑事,她再恶再泼,村里人都不敢惹也不敢说。
有江氏在前面,这个秦氏就只能是个小无赖。
江氏人虽泼,但能干,现在带着村里人修房整地,徐长明再有不服也服气了。
可秦氏就不一样,以前在村里就吵吵闹闹几十年,现在越来越不像样,寻死觅活在那些外来户面前丢脸。
徐长明觉得,江氏这个村长当得不称职。
现在只顾搞钱,对村里的风气管不过来,自己这个族中长辈还是该出来说话了。
毕竟若不是李老实去年暴雨夜舍得那一碗牛药,自己现在恐怕骨头都能当鼓锤敲。
见秦氏被自己说得回不起来话,徐长明继续替李老实讨回公道:“李老实一个外来户,不招谁惹谁,你发癫伤人,人家不计较啥也不说,你家现在还装傻,连赔礼都没有!”
秦氏气得胸脯上下起伏,终于是忍不住,对着徐长明嚷道:“我赔不赔礼跟你有啥关系,有脾气就让李老实自己来当面要,躲在背后说算什么本事!”
徐长明眼睛瞪得溜圆:“要人家李老实来要,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秦氏一跺脚,不再继续扯草,提起背篓转身就走。
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暗骂:“李老实,你自己装着什么都不知道,指使别人来找我算啥子男人。只要敢把我说的话传出去,老娘掐了你的蛋。”
青泉湾里,正被两个小魔头折磨得半死的李老实只感觉背脊发凉,狠狠打了两个喷嚏,差点把眼珠子喷出来,怪叫一声:“哪个龟孙子在咒我?”
第304章
青蒿
巧云过几天就要开始自己的做蚊香工作,以后不能经常来药坊帮忙。
趁着有李老实看孩子,此时锅里的药汁也还在等第二锅熬煮,中间有点空闲。
江枝带着巧云和田桃,准备把药坊后面的山地收拾出来种几棵菜。
青泉湾是一处山坳里,也是两个小小的山湾,转过药坊,后面还有一段山沟谷底。
谷底这里没有人家居住,两边山林被三户人家砍柴伐木留下一大片光光的山坡,长着茂盛的灌木和杂草。
谷底是一片山洪冲下来的乱石水塘,几道山涧从两侧山坡汇聚在这里,再流去水碾房。
水塘周围有几片小小菜地,里面没有菜,地皮已经被这段时间天天练功的小满踩平了。
江枝准备把一些小满踩不到的边角上,种点葱葱小菜方便吃,也教田桃认识一些身边随处可见的草药,
这里荒废两年多,昔日的小菜园长满各种草。
除去田桃认识的金钱草:
还有贴地生长的车前草:
野草很多,随便找找就是药,除去车前草,其中有一种蒿草。
现在才长出地面十几厘米,嫩得一碰就断,还会散发出浓浓的味道。
田桃在除草,随意抓住青蒿就拔,还没有使劲手上就沾染满青汁,还有一股特别难闻的臭味。
她赶紧到水边洗手,可那青汁洗去,味道还在:“这草真臭,还以为可以带回去喂兔子!”
江枝道:“田桃,这就叫苦蒿,也是药,以后还能用上。”
江枝把那几株篙草铲掉没有要,这草虽然也是药,但很多,荒野路边,田园地头随处可见。
只有几株小苗无用,就是要采集也需要秋季最佳。
巧云走过来,一眼就认是青蒿:“咦,娘,你说过这牛尿蒿能止血还是啥,还说该怎么用呢,我忘了!”
她这一年多时间跟江枝也认识不少药。
药是认识了,可数量一多,用法上就乱了。
实践才出真知,只看只听枯燥乏味,所学的知识就如同流水在脑中流过,怎么来就怎么走,丁点不剩,记不住很正常。
江枝也没有责备她记不住,平静道:“你只管记住这药能清热通便,若遇上骨蒸发热和晚上出盗汗也可以用就行。”
骨蒸潮热就是每到下午时分,患者自觉有热从身体内部,甚至骨头里面发出。
瞬间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持续一段时间又突然消退,如同潮汐来去,一般是结核病和更年期出现。
盗汗则是晚上睡着出汗,人醒汗收,只手脚心发热而身上凉,就好像小偷出没鬼鬼祟祟。
江枝把什么是潮热,什么是盗汗简单说了几句。
田桃和巧云听得有趣:前面才说发热要定时!现在又有出汗像小偷。
汗不都是热才出来的吗,还会身上凉的?
江枝也只当讲着玩,巧云和田桃能不能听懂是另外的事。
思考总有延迟性的,对这些有趣的知识只要听过,沉睡的记忆总会随时复活。
江枝继续对两人道:“青蒿治病不能久熬,入汤剂也必须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