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敌军显然也发现明军多时了,正在积极备战,火把影影绰绰,人头攒动,大战一触即发爆发!一刻钟后,简易瞭望台搭好,与此同时,大炮的轰鸣声也响了起来。
朱棣立即登上瞭望台,朱瞻基紧随其后,接着,李青也拉着于谦上了瞭望台。
“咚咚咚……!”
又是一轮炮火倾泻,炮声过后,稀稀落落的惨叫声传来,显然,由于晚上视线不好的原因,命中率并不高。
即便如此,鞑靼军也没办法坐视不管,很快就有一路鞑靼军携着无匹冲势,沿着土坡直冲而下,悍不畏死地冲向神机营。
明军早有准备,当即摆出拒马桩,同时,盾牌兵结方阵,骑兵侧面反攻向鞑靼骑兵。
瞭望台距离战场尚远,毕竟是皇帝圣驾所在,自然不能离战场过近,所以只能通过火光判断大致局势。
甚至难以进行指挥。
好在朱棣提前下达了作战指示,明军攻势有条不紊。
皇帝亲征,对军心的正向作用太大了,主将、士兵尽皆用命,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军令。
场面并不血腥,因为看不见,能看到的只有一条条火龙,以及漫天遍野的喊杀声,悲壮中带着一丝残忍的绚丽。
于谦第一次见识真正的战场厮杀,由于经常去演武场,他对兵事也产生了很大兴趣,看了许多兵书,虽然目下仍停留在纸上谈兵,但至少能看的懂战场局势。
他看得出来,目前是明军占优,且优势不小。
担心的事儿没有发生,于谦心中的大石缓缓落了地。
这时,李青不失时机地教道:“白天作战确实对明军更有利,但打仗是两方人的事儿,考虑自己的同时,也得考虑敌军;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青教的认真,于谦听得认真。
——
鞑靼帅营。
穆卓儿坐在矮凳上,熟练地分割着烤全羊,神态颇为轻松,太师阿鲁台坐于可汗之位,大口喝着酒,笑声朗朗。
相比二人的放松,另外三个大胡子中年人,却是神情慌乱。
“太师,明军战力彪悍,我们的勇士虽然勇猛,但也难以抵挡明军大炮,鞑靼部是不是该出兵了?”
“哈哈……三位放心,我们鞑靼最讲义气,绝不会把兀良哈当炮灰。”阿鲁台笑呵呵道,“阿卜只奄,你即刻去抽调八千勇士,去助兀良哈的勇士一臂之力。”
“是。”
鞑靼大将阿卜只奄,扶胸行礼,转身去了。
穆卓儿将分割好的烤羊,送到三人面前,笑道:“等败退了明军,咱们转头就去收拾瓦剌,今日的瓦剌,就是明日的兀良哈。”
“不错。”阿鲁台接言道,“瓦剌并非天可汗的后裔,却妄想统一草原,简直痴心妄想,咱们双方联手,灭了瓦剌,然后挥师中原,大业可期啊!”
“太师英明。”兀良哈三位首领,拍着马屁。
他们并没打算攻打大明,不是不想,而是知道打不过。
之所以加入鞑靼,也是无奈之举。
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一直在大明、鞑靼、瓦剌之间求生存,这些年随着大明内治,他们被欺负得很惨,
鞑靼欺负完,瓦剌欺负,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他们不是没向大明求过援,但朱棣巴不得他们内部大乱,内耗下去呢,哪里会出兵帮他们。
不过,为了让兀良哈尽可能和瓦剌、鞑靼,相互消耗,他加大了双方贸易,这也是兀良哈能撑下来的原因。
可以说,兀良哈就是妥妥的工具人。
他们明白这点,但他们也很无奈。
大逼兜挨多了,兀良哈也长了心眼儿,痛定思痛之后,开始明面上仍对大明称臣,暗地里和更强的鞑靼眉来眼去。
直到半年前,鞑靼允诺只要愿意联手,灭了瓦剌后,就让他们取代瓦剌,他们这才决意投靠。
当然,他们也没得选。
加上,他们一直被鞑靼欺负,却从没欺负过鞑靼,当然,他们也没实力欺负鞑靼。
他们愿意相信,让鞑靼在兀良哈和瓦剌选一个,鞑靼肯定会选他们兀良哈。
~
阿鲁台吃着公主分割的羊肉,心里美美哒,举杯笑道:“来,为我们的大业干杯!”
三人连忙举杯,“敬太师!”
外面杀声震天,大营里却是酒酣耳热。
穆卓儿埋着头,兴致勃勃地分割着羊肉,嘴角上扬……
第114章
不对劲儿
激战正酣,火光连绵如火龙一般,漆黑的夜色被火光笼罩,激烈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宛若惊雷。
于谦聚精会神地看着战斗局势,肾上腺素急速飙升,眉头紧皱。
虽然由于视线的原因,看不到残忍、血腥的画面,但他能想象出战争有多么残酷。
“不对劲儿。”
一道声音吸引了于谦的关注,于谦扭头,问道:“李尚书,哪里不对劲儿?”
他瞧着分明就是明军占优,且这个优势还在一点点扩大,只要按照目前这个局势发展,不出一个时辰,战局将会彻底被明军掌握。
李青却道:“鞑靼绝不止就这点儿人。”
说着,上前几步走到朱棣身边,“皇上,你不觉得鞑靼人有些少吗?”
朱棣早就发现了,哼道:“不知道鞑靼打的什么主意,不过不要紧,不管他们目的如何,在绝对实力面前,都将不堪一击。”
话是这么说,但朱棣还是下令:“瞻基,你去传达军令,集结两万将士们整备待发,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孙儿遵旨。”朱瞻基拱了拱手,转身走下瞭望台。
李青忙拍了拍于谦,“你和皇太孙一起去。”
于谦拱了拱手,转身跟上朱瞻基。
朱棣没有在意这个小细节,朝李青道,“你觉得鞑靼部搞的什么名堂?”
“不知道。”李青摇头,“不过,至少现在我们占据优势。”
“当了那么多次监军,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朱棣脸色臭臭的。
李青挠了挠头,“听皇上这意思,你看出来啦?”
朱棣脸上一热,哼道:“那是自然,没看到朕已经提前部署了嘛。”
还挺会装,分明就是常规安排……李青撇了撇嘴,继续观察局势。
老实说,他的确看不出来鞑靼目的所在。
鞑靼部出战的人数并不算太多,但也有一万大几千人,且个个骁勇,分明就是精锐。
若说他们诱敌深入吧,可都到他们营地了,还诱什么敌?
要说他们寻求突围吧,可一点突围的迹象也没有,而且突围一向是越快越好。
眼下这情况,分明就是拼命架势,可既然都拼命了,为何不使出全部力量,反而只投入不足一半的兵力呢?
鞑靼这打法,完全不符合常理,把李青也给整不会了。
“皇上,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故意如此,为了夺营?”李青问。
朱棣断然摇头:“只要他们脑子没坏掉,就不会用这一招。”
他指了指下面的精兵良将,以及火炮火铳,“有火器,还有拒马桩、盾牌兵方阵,他们根本冲不过来,且战场就在五里外,我军随时都能回援。”
朱棣冷笑道,“只要鞑靼敢冲我们中军,必将腹背受敌,死无葬身之地。”
李青微微点头:“那你说他们打得什么主意啊?”
“朕……”朱棣尬住,骂道,“他娘的,鞑靼这是搞什么鬼,打又不下全力打,突围又不突围,难道是想一点点把兵耗光,然后败给我们?”
李青有些想笑,但眼下情况还真就是如此。
战火还在继续,愈演愈烈,局势如预料的那般,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倾向明军。
李青、朱棣密切关注战局,二人知道,不管鞑靼抱着什么目的,都快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鞑靼部反击越来越弱,甚至进入慢性死亡阶段。
令两人意外的是,鞑靼部仍没有反应,似乎打算坐视不理。
二人对视一眼,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情况似乎真如朱棣说的那般,鞑靼就是想把兵力耗光,然后败给明军。
太诡异了,诡异的不真实。
就像两个不共戴天的仇人,一人对另一人说:给你刀,你捅死我吧!
简直……离谱!
……
大营内,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兀良哈三位首领面颊通红,已有了七分醉意,阿鲁台也饮了不少,但眼神依旧清明。
穆卓儿小手油乎乎的,时不时从羊排上切下片色泽金黄的肉片送入嘴中,神情享受。
外面喊杀声震天响,帐内却是吃肉喝酒,仿佛在战斗的不是他们族人一般。
又是一刻钟过后,三位首领的醉意更浓,不过,他们还保留着一份神志。
“不喝了,太师海量,我们不是对手。”
阿鲁台也不勉强,笑着点头,刚要说些什么,突然被一阵巨响打断。
“轰轰轰……”
“哗嗒嗒……”
爆炸声不足百米,就连炸起来的东西坠落声,都清晰可闻。
这一下,三个醉酒的兀良哈首领,瞬间醒了酒,惊骇道:
“明军杀过来了!?”
“没那么容易,不用紧张。”阿鲁台安抚,但他的安抚远没有明军的炮火更有说服力。
三人是真慌了,人的名树的影,明军多厉害,他们心里明白的很,炮弹都打过来了,足以说明问题。
其中一人起身质问:“太师,鞑靼部真派兵支援了吗?”
“派了啊,派好几波呢,刚才你们不是都看到了嘛?”阿鲁台摊了摊手,继续安抚,“放心好了,本太师还在这儿呢。”
闻言,三人稍稍放下心来,但刚才那一连串炮火,还是让他们心惊胆战。
“不如我们先撤退一波,这里太危险了,虽然鞑靼勇士骁勇,但明军……”
话没说完,突然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冲进大营,进来便喊:“首领,咱们被骗了,鞑靼根本没派兵,兄弟们死伤惨重,明军快杀进来……呲!”
一柄雪亮弯刀,蓦然从这人胸腹间冒出来,弯刀通红,血液滴滴连成线,顺着刀尖往下淌。
“噗!”
弯刀猛然收回,这人身子一软,倒在地上直抽抽,鲜血喷涌,嘴巴张合间,口鼻喷血。
兀良哈三位首领骇然抬头,只见出刀之人,正是之前领命带八千鞑靼勇士支援的阿卜只奄。
到了这一刻,三人再傻也看出来这是被当枪使了,或者说,被当炮灰更为合适。
只是他们还不明白,不是说好了打退明军,去打瓦剌吗?
坑死他们对鞑靼有何好处?
但他们也顾不上想这些了,三人能混上一部首领,又岂会是草包,当即下了决断,直接扑向阿鲁台。
与此同时,三人手下的大将紧随其后,七八人全部杀向阿鲁台。
“天真~!”
阿鲁台面容讥讽,抬起胳膊,下一刻,袖中弩箭齐飞,他身旁的两个侍卫同时发动劲弩。
“嗖嗖嗖……!”
顷刻间,便有五六人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之中。
靠后的几人见状,立即调转方向,一刀劈开营帐夺命狂逃。
“不用管他们,留几个活口更好。”一直安静的穆卓儿开口道,“差不多了,我们也该突围了。”
阿鲁台点头:“阿卜只奄,兄弟们准备得如何了。”
“早就准备好了。”阿卜只奄笑道,“就等王一句话呢。”
穆卓儿果断道,“立即突围。”
她看了看明军喊杀声的方向,嘴角泛起一抹得意,自语道,“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再见。”
……
“杀……!”
又一股生力军加入,明军优势更为明显,已然成碾压之势。
朱棣呵呵笑道,“一切阴谋阳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将不堪一击,这回鞑靼注定玩砸了!”
李青也是一脸欣然,“大局已定,即便鞑靼再冒出来两万人,也一样无法改变战局。”
话刚落音,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响亮的喊杀声,旋即,点点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战场后方逃窜。
粗略估计,不下两万人。
朱棣先是一惊,接着狠狠瞪了李青一眼,随后又释然了,鞑靼有这么多兵力,才在意料之中,甚至再多上一两万,他都不觉得稀奇。
“皇爷爷,要不要追?”
“黑灯瞎火的怎么追?”朱棣摇头,“有郑亨五千骑兵包抄呢,不用慌;鞑靼部仓皇逃窜,根本带不走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斩杀一万多人,抄了他们老窝就足够了。”
于谦轻声问:“李尚书,大明五千骑兵,能挡得住两万鞑靼骑兵吗?”
“当然不能。”李青摇道,“并不需挡住他们,阻拦只是为了让他们逃的更快,驱离了他们,我们才好全盘接手这里。”
他轻声道,“草原作战,想全歼敌军几乎不可能,能斩杀万余鞑靼精锐,并抄了他们老家,已经算是战果斐然了。”
于谦欣然点头,即便在史书上,一场斩敌过万的战役,也算的上是大胜了。
再加上鞑靼的牛羊,此战收获颇丰。
现在的大明正在开荒浪潮中,草原上的牦牛一样可以耕地,当耕牛使。
羊可以卖钱,牛可以耕地,骆驼可以帮助百姓迁徙……于谦满心振奋,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资,而非凭空印出来的宝钞。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
战斗依旧在继续,但敌军的反抗能力越来越低,最后更是举手投降。
杀降不祥,俘虏也有大用。
朱棣不是常遇春,于是,下令停止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