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0章

    这时,孙氏走了进来,笑吟吟道:“镇儿,母后也帮你瞅个吧?”

    朱祁镇婉拒,“以后再说吧。”

    张氏没好气地瞥了孙氏一眼,“怎么又是不通禀就闯进来?”

    “母后恕罪,儿臣妾听到镇儿声音,思子心切,就给忘了。”孙氏连忙赔不是。

    “行了。”张氏懒得再跟她见识,“镇儿,奶奶想休息会儿,你去忙你的吧。”

    “那孙儿告退。”朱祁镇扶张氏躺回床上,径直走了出去。

    孙氏见儿子走了,当下也没心思留在这儿了,上前道:“母后您好好休息,儿臣妾告退。”

    “去你的吧。”

    “……”孙氏行了一礼,退出大殿。

    一出门,她就提起裙裾撵儿子,“镇儿你慢点儿。”

    朱祁镇听到背后声音,脚步加快许多。

    奈何孙氏直接开跑,朱祁镇还是被追上了。

    他有些无奈,“什么事儿啊母后?”

    “母后也给你说个媳妇儿。”孙氏喘着气道,“那丫头可水灵了,还会来事儿,保证称你的心。”

    朱祁镇摇头道:“朕过了年也才十五,用不着这么急。”

    “先看看嘛,称心的话以后直接纳进宫。”孙氏亲热道,“这也是母后的心意,你能答应太皇太后,就不能答应母后吗?”

    “……成吧。”朱祁镇烦不胜烦,“朕还有公务要忙,不能耽误太久。”

    “不耽误你多久。”孙氏笑眯眯道,“跟母后来。”

    母子俩来到永寿宫。

    孙氏道:“镇儿你稍等一会儿,母后这就去叫人。”

    “昂,你可快点儿啊。”朱祁镇怏怏道,“朕日理万机,可没那么多时间耽误。”

    “放心,很快就来。”孙氏提起裙裾往外走,嘴上还说着,“别急,很快就来。”

    朱祁镇看着这样的母后,扶额暗叹:真是…一点太后的样子都没有。

    ~

    “贞儿,快,快去换身衣服。”孙氏气喘吁吁,“快点儿,皇上在等着你呢。”

    女孩一脸纳闷儿,“娘娘,皇上等奴婢干嘛呀?”

    “哎呀,笨死了。”孙氏气道,“男子十六成婚,皇上这也快了,你赶紧的,去换上本宫上个月赏你的那套衣服,快点儿,别让皇上久等。”

    “啊?这……”女孩再笨也听明白了,踌躇道,“娘娘,奴婢过了年也才十二啊!”

    孙氏扶额:“知道,这不是让你先占个位置吗?提前定下,以后跟了皇上,也能有个好封号不是,快去,别辜负了本宫一番栽培。”

    “是,奴婢这就去。”

    孙氏压根就不问女孩儿同意与否,女孩儿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谈不上欣喜,却也不排斥。

    进了宫,很多事都身不由己,她年纪虽小,但也知道以后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一件很多人都羡慕的事。

    ……

    朱祁镇等了一刻钟,见人还不回来,起身就想走。

    刚走了两步,就见母后领着一个小丫头,匆匆走来。

    “镇儿,等急了啊?”孙氏笑吟吟道,“人这不是来了吗?”

    朱祁镇打量着女孩儿,确实挺娇俏的,但也太稚嫩了些,不由开口问:“多大了啊?”

    “皇上问你话呢。”孙氏连使眼色。

    女孩儿局促地行礼,“回皇上话,奴婢过了年就十二了。”

    “这不是还没过年的吗?”朱祁镇无语,“母后,你这不是瞎胡闹吗?”

    “镇儿。”孙氏有些恼了,“你怎么能这么说母后呢?”

    大明以孝治天下,朱祁镇可以冷暴力,却不能当面指斥母后,天子也不行。

    他只好放缓语气,道:“母后是好心,但儿臣真不喜欢。”

    “这丫头可好了,现在年龄小,以后年龄不就大了吗?”孙氏推销道,“镇儿你是不知道,这丫头有多知心……”

    巴拉巴拉……

    孙氏力荐小丫头,夹杂着私心,倒也真有几分真心。

    她是真心喜欢这女孩儿,觉得这女孩儿好。

    但朱祁镇显然不领情,他对母后有种天然的排斥,只要是她喜欢的,他就喜欢不起来,更何况,小丫头这么小。

    朱祁镇压根不来电。

    忍着性子听孙氏说完,朱祁镇还是坚持己见。

    “母后,我不喜欢年纪小的。”

    “你这孩子咋就这么犟呢,以后不就大了吗?”孙氏苦口婆心。

    朱祁镇只好补充道:“我不喜欢比我小的。”

    “……”孙氏尬住,接着有些气急败坏,“母后知道,你就是针对母后,自从先帝驾崩后,你就对母后冷淡……”

    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

    “母后还能害你不成,你怎么就不能对母后好点儿呢。”她的确伤心极了,眼泪哗哗地流,“哪有不疼儿子的娘呀,母后对你一心一意,你却……”

    朱祁镇一个头两个大,手足无措道:“母后你别哭啊,让人瞧见有损你太后威名。”

    “我哪还有威名啊?”孙氏多年的委屈爆发,气苦道,“太皇太后不喜欢我,你也对我寡言少语,我这个太后就是个笑话。”

    “哪能呢,言重了,言重了……”朱祁镇一个劲儿劝着,哭笑不得。

    他心说:母后你是不会害我,但我怕你祸害大明啊!

    接着,又补了句:我也怕你来抢我手中的权力。

    第27章

    魔咒

    孙氏一直在哭,朱祁镇却没了耐性,撂下一句:“朕去忙了。”便扬长而去。

    他一走,孙氏也不哭了。

    呆坐许久,最终气苦道:“镇儿他变了。”

    女孩儿则尴尬到了极点,同时也有些惴惴不安,讷讷道:“娘娘,奴婢给您丢脸了。”

    “算了,这不怪你。”孙氏叹了口气,“你且退下吧,本宫要一个人静静。”

    “是,奴婢告退。”女孩儿松了口气,盈盈一礼,退出大殿。

    孙氏怔怔出神,尽管她无法接受,但也明白儿子远不是她能掌控得了的,强行干预只会自食恶果。

    让她尤为心寒的是,儿子隐隐透露出的狠辣。

    孙氏有种错觉,她若执迷不悟,儿子甚至会做出大逆之举。

    她的心气儿一下子跌落谷底,轻声呢喃:“罢了,国政不插手也就是了,但这后宫,以后得我说了算;

    老太婆没两年好活了,后宫以外我不管,后宫以内谁也别想跟我争!”

    ~

    小院。

    李青坐在树荫下,一手捧《资治通鉴》,一手捧茶,悠哉游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青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读史的重要性,里面记载的很多事情,即便放在大明,都有迹可循,甚至,这么多年过去,仿佛什么都没改变。

    一直在走老路……

    李青不禁想起,昔年和姚广孝讨论大明国运。

    自秦以后,历代王朝国祚不超三百年!

    事实上,莫说三百年,两百年都够呛。

    汉朝国祚四百余年,但中间被拦腰斩断,并不能算是整体延续,唐又分前唐后唐,而后唐皇权对地方上的约束一落千丈,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

    然后是两宋……

    王朝国祚不超三百年,已经很客气了。

    事实上,都是前几任皇帝之后,王朝便开始走下坡路。

    “大明能打破这个魔咒吗?”李青并无十足把握,外部的矛盾并不可怕,迄今为止,大明仍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

    但王朝的解体,和强大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矛盾大多来自内部。

    可以说,要是内部一直不出乱子,那现在仍是大秦。

    自秦皇六合一统后,华夏就真正意义上屹立在世界之巅,外部力量根本破坏不了它。

    李青合上史书,轻叹道:“说到底,还是人心不足啊……”

    …

    平静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冬季。

    宣府近万精兵赶赴京师,在京营驻扎下来,朱祁镇常去演武,以行动表示自己亲武。

    文官集团反应并不强烈,主要是现在镇守军队的大臣,都出自文官集团,皇帝亲武也没什么。

    更重要的是,现在战事少了。

    塞外草原在朱棣的穷追猛打,朱瞻基的势力分化之下,不足以对大明构成威胁,都是在窝里斗,大明战事极少。

    在这种情况下,武将根本支棱不起来。

    而勋贵,则早已摒弃了军武生涯,不是想着做生意发财,就是享受祖辈带给他们的福荫,纵享荣华富贵。

    虽然顶着爵位,但和洪武时期,永乐前期,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李青倒是想拉勋贵一把,但他们实在不争气。

    舒坦日子过久了,人总会出现惰性。

    现在的大明,不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那个年代,在这种盛世繁荣背景下,很难再造就出他们那样的帅才。

    李青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群体了。

    ——太监!

    ~

    北平冬日的雪,一下起来,没完没了。

    今日李青拖延症又犯了,在一次次‘马上就起’的拖延下,成功耽误了早朝时间。

    转念一想,反正都耽误了,不如再睡个回笼觉。

    于是乎,再醒来时已是半晌午了。

    雪停了,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却加剧了寒意,入眼白茫茫一片,在白雪的烘托下,视野格外好。

    “嗯哼~”李青舒展四肢,满脸欣然。

    懒腰过后,李青拿起屋檐下的铁锹开始铲雪。

    这么多雪,不堆个雪人实在浪费。

    李青动手能力极强,仅一刻钟就把雪聚拢在一起,又花了小半时辰,堆了个超大号的小胖。

    顶得上三个李青那么大,小时候的小胖。

    那憨态可掬的模样,甭提多讨喜了,李青双手扶着铁锹,下巴枕在铁锹木棒上,一脸慈祥。

    “铛铛铛~”

    院外响起敲门声,接着一道尖细的声音传来:“李先生在家吗?”

    李青听出是王振的声音,不由眉头微皱:这老太监来做甚?

    “来了。”

    “吱呀~”李青取下门栓,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朱祁镇。

    今日的朱祁镇一身短打扮,身披锁子甲,映着阳光寒意闪闪,还不到十五岁的年纪,身高却已有170,少年英姿勃发。

    “不必拘礼。”朱祁镇笑笑,背着手走进小院儿,一进来就被硕大的雪人吸引了。

    惊叹道:“好大的雪人儿,这是…你儿子?”

    话刚出口,朱祁镇就知道自己猜错了,据他所知,李青还未成家。

    “这谁呀?”

    “多年前的一个朋友。”李青笑着说。

    朱祁镇围着雪人四处打量,不知怎地,他有种强烈的亲切感。

    “这小孩儿挺胖哈。”

    李青:“……”

    “皇上这是刚演完武?”李青岔开话题。

    “昂,刚演武结束。”朱祁镇笑道,“朕还没来过你这儿呢,这院子挺小的啊。”

    “小有小的好,不至于看着太空。”李青笑笑,“进屋吧。”

    朱祁镇还在打量着雪人,笑嘻嘻道,“这雪人还怪好看嘞,咱们就在这儿聊吧,王振,去搬两张椅子来。”

    “椅子在客堂。”李青补充道。

    王振答应一声,小跑去客堂,很快摆了两张椅子过来。

    君臣二人坐下,舒服得晒着太阳,朱祁镇轻哼道:“先生,你今儿又没上早朝,朕这次可要扣除你的俸禄了。”

    “我是在谋划一些事儿。”李青张口就来。

    朱祁镇却不疑有他,一下子来了精神,“是什么?”

    这么久不搞事情,他都觉得手痒了。

    李青瞥了王振一眼。

    朱祁镇会意,“王振,你去外面看着些,让锦衣卫好好守着,没有诏令,不得进来。”

    “是。”王振满心苦涩,不甘地退出小院。

    “现在可以说了吧?”朱祁镇迫不及待的问。

    李青道:“军队不能再让文臣驻守了。”

    朱祁镇呆了呆,“你是说这个?”

    顿了一下,说道:“派镇守大臣,是为了监督军队的腐败问题,若是撤除,只怕贪腐问题会更加严重。”

    “派了驻守大臣后,腐败现象有没有消失?”李青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