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本来势均力敌,甚至略占上风的他,在小老头拉偏架的操作下,被‘杀’的溃不成军。欺负人,太欺负人了!
朱祁镇袖子一甩,便往外走。
好歹一皇帝,岂能郁郁人下?
“你看你,咋还急眼了呢。”张邋遢连忙上前拉住他。
炎日炎炎,要是没有瓜吃,该是多么无趣啊!
“做人要大度……”张邋遢劝着。
有师父打掩护,朱允炆趁机继续输出:“现在自尊心倒是强了,之前在鞑靼大营时估计不是这样吧?”
师徒俩也是绝了,一个劝着大度,一个疯狂捅刀,朱祁镇哪受过这气,撸起袖子就要跟朱允炆决斗。
“是男人就干一场。”朱祁镇红着眼说。
朱允炆一滞,他还真打不过,他都多大了,朱祁镇才多大。
他是张邋遢的徒弟,但也只学了些养生之道,更多的是修行心性,而不是功夫。
而朱祁镇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拳怕少壮,朱祁镇一拳下去,就得跪地上求他别死。
朱允炆还没活够,哼哼道:“君子动口不动手,我不像你那么粗鲁,真的是,亏你还是皇帝呢,怎么跟个小孩儿似的。”
“你……!”朱祁镇狂怒:“你只会逞口舌之力,敢与我决斗吗?”
“粗鄙的武夫!”朱允炆翻了个白眼儿,施施然离去。
朱允炆扎完刀就走,直接不玩了,连让朱祁镇报仇的机会都不给,属实赖皮。
朱祁镇这个气呀,他就没这么气过,若说他的是旁人,他不会这么气,但偏偏是建文。
他自觉自己再垃圾,也比建文强,被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如此贬低,他肺都快气炸了。
朱祁镇实在气不过,三步并作两步,就要给朱允炆来下狠的。
这次是物理攻击!
张邋遢一看,这哪行?
当即抱住了朱祁镇,“算了算了,做人要大度……”
“大度你大爷……!”朱祁镇气昏了头,连张邋遢都骂。
“这小伙子…火气咋这么大呢。”张邋遢无语,同时敲了朱祁镇一下。
只一下,朱祁镇就老实了,两眼一翻晕了过去,瘫软在张邋遢怀里。
张邋遢翻了个白眼儿,要不是为了可持续吃瓜,他才不会这么轻柔呢。
将朱祁镇拉到内堂床上,张邋遢拍了拍手,回到主客堂拿起一本书,倚在椅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嘴里咕哝道:“也不知青子现在如何,什么时候回来。”
…
出城了。
钱氏掀开轿帘,回头望了眼渐行渐远的京城,又是惴惴不安,又是憧憬。
最后放下轿帘,轻轻一叹。
李青惬意地赶着路,手里抱着一袋零食,马鞭时不时挥一下,悠哉悠哉。
不疾不徐,却也算不慢。
~
大半个月后。
李青赶着马车,晃晃悠悠地进了金陵城。
仁宣时期,尤其是在宣德朝,李青主张发展手工业的提议,被朱瞻基贯穿的很彻底。
进城打工的观念已经形成,基本上不怎么要求官方路引。
当然,明面上还是仅限于本州县,外地的不行。
不过规矩稍微松一些,便会有人为谋利扩大口子,事实上,只要有钱,基本上可以随意去任何地方。
昔日,老朱定的规矩名存实亡。
好在口子虽然扩大了,但一般人没事儿谁也不会满大明的跑,主要是这时代人都有很强乡土观念。
非必要,不离家。
九成九的古人,都没有旅游的概念,且交通也很不便利,没人会瞎鸡儿乱跑。
“李先生,快到了吧?”
“嗯,再有小半时辰就到了。”李青笑着说,“不用急,很快就能见到他了。”
尽管隔着轿帘,钱氏依然羞红了脸,轻轻‘嗯’了一声。
想到马上就能看到夫君,她的害羞转为羞喜。
朱祁镇做不做皇帝,她并不是很在乎,只要他好好的,她就开心,哪怕以后粗茶淡饭,哪怕以后默默无闻,她都愿意。
甚至,她还有些小窃喜,那座皇宫她并不喜欢。
掀开轿帘,大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充斥着热闹、繁华,犹胜京师三分。
若以后和夫君在此长相厮守,那也是极好的。
女人跟男人不一样,对女人来说,男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空气弥漫着夏日的燥热,扑在脸上热浪滚滚,她却十分享受。
钱氏晕陶陶的想着,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的幸福憧憬中,嘴角上扬着,满心满脸的雀跃。
“到了。”
李青声音响起,钱氏从憧憬中清醒过来,她掀开轿帘,缓步走下马车。
好气派的宅院……她眸中流露出惊诧,没想到李青的家,竟如此……气派。
一般的侯府都比之不上!
“这不是我家,”李青见她惊疑,笑着解释,“这是我一位故友的家。”
钱氏释然,同时也更为担心,轻声道:“先生这位故友,值得信任吗?”
“当然值得。”李青笑着点头,“进去就知道了。”
钱氏轻轻点头,都到这儿了,她自然不会望而却步。
李青敲响门,大门很快打开,开门的下人认得李青,见是他,恭敬地叫了声:“李先生。”
“嗯。”李青问道,“朱老爷,和老爷子都在家吧?”
“在的,先生请。”下人点头,看到钱氏怔了一下,“小的见过李夫……”
“带我们进去吧。”李青打断他,不让钱氏尴尬。
“哎,是是。”下人连忙点头,“先生请,李夫人请。”
到了,钱氏也没能逃脱被叫李夫人的命运,不过这个也没什么,嫁人的女子都是称夫人的。
只是不应该在夫人前面加李。
李青纠正道:“这位夫人是之前来府上那位贵客的夫人,莫要再叫错了。”
“啊?是,是小人的不是。”下人尴尬地赔了不是,重新说:“李先生请,夫人请。”
李青颔首,朝钱氏道:“进去吧。”
“嗯。”钱氏点点头,有些紧张和畏怯。
尽管知道李青前途似锦,没可能,也犯不上骗她,但她太在意了,人太在意某件事,总会患得患失。
深吸一口气,钱氏迈过门槛,走进这座昔日的永青侯府。
~
此时,朱祁镇、朱允炆正在掰头,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
这一次,张邋遢没再偏帮,一边吃瓜,一边吃瓜,惬意的不行。
相较于他的轻松,二人却是面色凝重,如临大敌。
‘大战’进行到现在,双方杀手锏之类的王炸都打完了,接下来只能拼细节。
朱允炆到底多活了数十年,又有李景隆熏陶,经验十分丰富,他率先发难:
“吾有一憾,未去草原征战,不知阁下可否为我讲解一下草原风光?”
一招鲜,吃遍天!
朱允炆核心战略始终围绕着‘留学’二字。
朱祁镇气结:“过不去了是吧,翻来覆去的说,烦不烦呐?你要没有新鲜词儿,换我来。”
“我…”朱允炆一滞,“还说我呢,你还不是一样揪着削藩不放?”
“好,咱不说这个了,都来点儿新鲜的敢不敢?”朱祁镇说。
朱允炆也不想再被戳痛处,哼哼道:“有何不敢!”
“那我先来!”朱祁镇道,“你在位三年,却足足印了五百七十八万,又三千五百二十贯宝钞,你懂经济吗?”
“五百万多吗?我已经很克制了好不好?”朱允炆不屑道,“当时国力正在上升期,五百万对偌大的大明来说,不痛不痒,且有助于经济增长,你懂个屁。”
“呵呵……”朱祁镇冷笑:“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今宝钞购买力下降……”
“那还不是你们燕王一脉干的好事儿?”朱允炆打断,并把叔兄侄也带上了,皇位都被抢走了,还不兴说两句了。
况且,宝钞购买力下降,还真不怪他。
顿了顿,朱允炆诧异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该不是胡编的吧?”
说实话,他自己都忘了。
朱祁镇却是怒不可遏,“我当然知道,我还的账,我还的账……!”
第180章
这是他的柔软
下人把二人领到后院门口,便停下步子,解释道:
“李先生,夫人,最近老爷子不让小人们午后进后院,不过老爷子有交代,若是先生回来,可以直接进去。”
李青知道小老头是为了给朱祁镇身份保密,点头道:“行了,你去忙吧。”
“是,先生请便。”下人恭敬说了句,转身离开。
李青看向钱氏,笑道:“他就在里面呢,进去吧。”
“嗯。”钱氏轻轻点头,迈步走进后院。
前院大,后院也不小,分一进院,二进院。
走了一阵儿,钱氏停下步子,想问朱祁镇住哪儿,还未开口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我还的账,我还的账……!”
这声音充斥着愤怒,甚至有些走调,却让钱氏一下就听出来了,尽管数月不见,但她一下就确定了说话之人。
是她的夫君,绝对不会错!
钱氏步子陡然加快,几乎小跑起来。
李青倒没她那么急,欣赏着满园春色,一边脚步轻快地往里走。
~
“你吼什么?”朱允炆也怒了,“说话就说话,嚷嚷个什么劲儿,难道说,谁声音大谁就有理吗?”
“就是就是。”张邋遢抹了把嘴,又拿起一块瓜,“有理不在声高。”
朱祁镇气笑了:“行,你们可真行。”
说着,就要往外走。
张邋遢忙道:“好好好,小老头不说了还不行吗?”
好不容易攒的局,他可不想这么快收场。
朱允炆揶揄道:“你说别人行,别人说你就不行了?呵呵,挺大一爷们儿,咋跟个娘们儿似的,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你……”
“吱呀——!”
门被推开,一道靓丽倩影走进来。
朱允炆、张邋遢愕然,朱祁镇嘴巴张得老大,震怒转为震惊。
真是夫君……钱氏又是激动,又是欣喜,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说话。
朱祁镇也是如此,又惊又喜,一时间失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
他知道李青会守诺,但没想到李青会这么快,就把小钱给带来了金陵。
许久,
小老头啧啧开口:“好俊的女娃,话说,你是不是进错门儿了?”
“没错。”李青的声音响起,接着,踏入客堂,笑眯眯道:“师父、师弟,我回来了,近来可好啊!”
“还好。”朱允炆点头,也顾不上方才置气了,笑着说:“师兄你回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啊?”
“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李青笑笑。
朱祁镇幽怨的瞥了李青一眼:你甚至都不想跟我说话是吧?
不过转念一想,媳妇儿来了,说话不说话的,也没什么打紧。
张邋遢起身笑着上前,搭着李青的肩膀,“青子我给你说,之前你是没看到,那叫一个精彩纷呈,可太招笑了,我给你说哈……”
说话间,俩人走了出去。
朱允炆瞥了钱氏一眼,心中大概有了计较,他到底是长辈,自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便也往外走:
“师父、师兄,等等我。”
出了门口,还贴心地把门给关上了。
——来自建文爷爷的关怀!
客堂,只留下夫妻二人。
朱祁镇疾步上前,凝视着爱妻,少顷,拉她入怀,紧紧拥着。
“小钱,朕食言了。”朱祁镇羞愧,满脸的心疼,“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臣妾不苦。”钱氏轻声说,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不哭,不哭了……”朱祁镇安慰着,吻了吻她的脸颊,吻了吻她的唇……
小两口久别重逢,紧紧相拥,许久许久都不舍放开彼此。
~
前院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