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6章

    文官和武官杀人不一样。

    后者多是对个人而言,最多是老子杀了你,咱们杀了他们。

    而文官的杀人,则是对众。

    杀的,还往往是一群人。

    并且还要把这些被杀之人之罪,写进国法当中。

    “臣在顺天府为官之时,曾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

    杨荣继续开口道,“有一无良奸商,购买铅锡,于乡下秘作坊,私自铸造价钱......而后发卖于市。”

    说着,他顿了顿,“直指案发,此奸商以售卖价钱一万六千多枚......”

    “臣好奇,观之私铸之前粗鄙不堪,便亲自审问。”

    “汝造之钱,无半点铜,为何还有人买有人用呢?”

    “此贼云....其一,百姓不识呀!乡野之村妇村夫,只知皇帝年号洪武永昌通宝,却不知何为铜何为铅.....不辨真伪也!”

    “其二,民间缺钱.......缺铜钱!市面上银元不缺,可是对于百姓来说,平日所用的还是铜钱....钱不够使!”

    朱允熥拿起茶盏,轻轻饮了一口,“你说下去!”

    “臣再先不说无良奸商。就说各地的行省州府,钱不够使,地方官不会想为何钱不够使了!他们不会认真想,朝廷为什么每年严格控制铜钱的品相还有数量!”

    “钱一旦多了,钱就不值钱了!到时候物价陡贵,百姓之民生,愈发艰难矣....”

    “是以,私铸钱一事,决不能姑息....”

    “另外,臣还有个建议!”

    朱允熥目光满是鼓励,笑道,“爱卿但说无妨!”

    “臣前几日看了下户部的各库....”

    杨荣正色道,“铜库存铜,太少....”

    说着,又沉吟片刻,“滇铜每年入京师户部,用以铸钱之数,有六百多万斤....但云贵总督的账簿上,每年开采的,却高达八百多万斤。只是铜,不算其他铅锡等....”

    “多出来的近两百万斤,从汉口转运南直隶,湖北,福建,陕西等地,用来造钱....”

    说到此处,杨荣顿了顿,“铜,无论是滇铜。还是海外各藩的铜,都要送到京师来,送到户部来.....禁止私铸,控制铜源,才能保证民生,平稳物价粮价....”

    说着,再次沉吟,“臣以为,经济一道并非每年收了多少关税,收了多少商税,国库里多了多少的金银!”

    “而是要看百姓们赚得多少,看物价是否平稳,看金银铜的购买力......千家万户之小钱,才是我大明的根!”

    “好!说得好!”

    朱允熥满脸笑意,心中那些因为朱棣突然受伤而来的阴云,此刻暂时被抛之脑后了。

    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没有简单的。

    更何况眼前的杨荣,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

    没有长篇大论,更没有危言耸听,也没有华而不实。

    他所提出来的禁止私铸,控制铜源,就是在设身处地的为国家为百姓着想。

    朝廷的金库里就算有金山,可百姓手中却没铜钱,那百姓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钱铸的太多了,百姓的日子依旧不好过。

    他口上说的是那些铸造私钱假钱的无良商人该杀,其实话语之中的潜台词是,各地州府的藩台布政使等官员,滥用职权,也该杀!

    提拔新人上来,就是给朝廷注入新活力。

    李至刚不在了,但大明朝绝对还会有新的李至刚。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李至刚。

    “洪熙....”

    朱允熥顺嘴道,“你看....”

    说着,忽的愕然。

    他净是一时间都忘了,此刻朱高炽并不在。

    “好好写个条陈....”

    朱允熥对杨荣温声道,“然后,等庄亲王这几日有空,朕召你入宫,好好议下这事!”

    杨荣眼帘低垂,“臣遵旨!”

    ~~

    与此同时,礼部门前。

    帖木儿国使团的成员们,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

    “这些蛮子,记得先前的国书中怎么说来着?”

    礼部侍郎傅安,在衙门里看着外边,嘴角露出几分讥讽来,“说在他们国家,就没有叩拜的大礼!”

    “说白了,就是.....”

    理藩院侍郎郭骥接口道,“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总让他们跪着也不是回事!毕竟这帖木儿国,可不是咱们大明那些外藩小邦!”

    两人正说着,突的,前边一阵铿锵脚步。

    紧接着就见两队按刀持矛的兵丁,杀气腾腾的围了过来。

    刹那之间,礼部理藩院内的官员们有些不知所措。

    而那些帖木儿国使团的成员们,则更是如炸锅了一般。

    ~

    “驸马爷,您您您您....这是何以?”

    傅安率先反应过来,直接冲出衙门大喊道。

    “何意?”

    胡观冷笑,“四王爷骑了这些人进贡的战马,从马上掉下来生死未知....”说着,再次冷笑道,“哼哼!战马,都是久经训练的,怎么会听不得炮声?”

    “老子捉摸着,这使团里是不是有人,故意给战马做了手脚!哼哼,要知道他们进贡的马,可不止是四王爷骑,说不定哪天万岁爷也会骑着打猎去!”

    “若是万岁爷掉下来,哈?”

    帖木儿使团之中,带着许多翻译。

    就在他说话的时候,那些翻译把这些话转达给使团成员。

    随着胡观的口吻语气,那些人的脸色不停变换。

    或是恐惧,或是双手合十,或是拼命的想解释.....

    “来人,把他们都给老子抓起来.....”

    傅安大喊,“驸马爷不可.....”

    而帖木儿使团之中的领头人,沙尔把都也是用不熟悉的汉语,喊道,“大人,请容许我们解释,容许我们解释.....”

    “解释他妈什么解释?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们,拿你们当客人,你们他妈的送几匹害人的破马?”

    胡观继续冷笑,“都捆起来......”

    说着,大手一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帖木儿国使团中有人大喊,“滥杀无辜,我等不服!”

    “老子用不着你服....”胡观骂了一声。

    此时沙尔把都也被五花大绑起来,喊道,“此非天朝上国待客之道。我等事先不知那马会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曹....”胡观笑骂,“你他妈会的还挺多!”

    而就在这时,远处陡然传来一声呐喊,“住手!”

    傅安郭骥等人一看,顿时热泪盈眶,“曹国公,您可算来了!”

    第312章

    双簧(2)又是一阵铿锵脚步传来。

    一身蟒袍的李景隆大步在前,面容郑重眉头轻皱,满是不怒自威还有大臣风范。

    他身后皆是鹅帽飞鱼服,按着绣春刀的锦衣卫。

    “驸马爷,您放肆啦!”

    李景隆站在被捆的沙儿把都面前,横在他和胡观之间。

    “曹国公,您....”沙而把都心中涌起一阵温暖,尽管他和眼前这位大明朝的世袭国公也是仅有数面之缘,但是他完全可以肯定,眼前这人是来给他们出头的。

    “我等真不知那马会惊....”

    “贵使稍安勿躁....”李景隆宽慰道,“本公已禀告大明天子大皇帝陛下.....贵使等远到而来,诚意满满!怎么会故意把劣马贡给我大明呢?”

    瞬间,沙尔把都几乎是热泪盈眶,心中大喊,“大明这边,可算是来个懂事的人了!”

    “驸马爷...”

    李景隆又看向胡观,“切莫胡闹!我天朝上国,哪有这么待客的!”

    “他是恶客!”胡观不客气的说道。

    “是不是恶客,只有万岁爷能定夺!怎么?本公在此,你还敢当着本公的杀人不成?”李景隆冷笑。

    边上的傅安郭骥角觉得有些不对。

    胡观跟曹国公是哥们呀!平日俩人在吃喝嫖赌....焦不离孟的,怎么现在还针锋相对起来了?

    帖木儿使团的首领沙尔把都也瞬间毛骨悚然起来。

    “他只是想抓我们,没说现在就杀呀....”

    可是不等他的心里话说出来变成汉语,就见胡观唰的一声抽刀出来,“曹国公,您是要包庇这些胡人喽?”

    李景隆张开双臂,郑重摇头,虽无声但已胜过千言万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人对我大明狼子野心.....”

    胡观怒道,“难道您忘了,他们上一代的国主,欲发兵八十万,倾国之力欲攻我朝之事?”

    沙尔把都惊骇欲绝,“哪有....哪有....“

    李景隆摆手,止住他的声音。

    而后看向胡观,“驸马爷,他们带着诚意而来...只要李某在,就断不容你动他们一根毫毛....”

    说着,摇头道,“他们是朋友,不是敌人....”

    “对对对!”沙尔把都对李景隆,大生知己之感,“我们是朋友!”

    胡观眼角猛跳,看看李景隆,又斜眼看看帖木儿国的使团成员们,还刀入鞘,冷笑几声,摆手,“走!”

    哗啦。

    如狼似虎的兵丁们令行禁止,收了兵器。

    “曹国公,您莫忘了.....”

    就在所有都以为胡观要走的时候,胡观却陡然转身,冷哼道,“我等武人勋贵的前程来自何处?好大的功劳您都不要?您不要,也不要挡着别人呀!”

    ~~

    李景隆背着手站在原地,等胡观带人走了,马上回身。

    亲手给沙尔把都松绑,歉意道,“尊使委屈了,您放心,有本公在,断不会让你们有性命之虞!”

    说着,又叹口气,摇头道,“四王爷堕马,是谁都不想的事!你也别怪他反应太过,四王爷毕竟是我大明皇叔,身份超然.....”

    沙尔把都活动着手腕,大胡子一颤一颤。

    他一边听着李景隆的解释,一边想着刚才胡观临走的话。

    “曹国公阁下....”

    “您说!”

    “刚才那位胡驸马所说的,天大的功劳是什么意思?”

    “嗨.....”

    李景隆呵呵一笑,“尊使莫非忘了,我大明朝如何建国的?”

    瞬间,沙尔把都明白了。

    瞪眼问,“武将贵族,要养寇自重?”

    李景隆一怔,沉吟道,“嗯....这个....意思是对了!本公领悟了..但是词儿嘛,哈哈哈!有些词不达意....哈哈!”

    ~~

    “哎,你老子刚才演的怎么样?”

    且说胡观带人离了吏部理藩院衙门之后并未走远,而是带人靠着墙角偷看。

    他话音刚落,身后一个年轻的青年低声道,“爹您演的真不错,刚才我还以为您要跟我李大爷火拼呢!”说着,一笑,“您抽刀真利索,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您用过几次刀....”

    说话这年轻的千户打扮的后生,正是胡观的嫡长子胡忠!

    “哼,老子只是用的少,不是不会用!”

    胡观傲然道,“我像您这么大的时候,弓马都是勋贵子弟当中的翘楚...不然太祖高皇帝为何把选老子当驸马.....”

    说着,叹口气,“你老子我呀,就是你爷爷死的早。时不待我,一生襟袍未曾开.....”

    胡忠不懂他老子为何感慨。

    就听他老子继续说道,“琪哥儿要去哈密卫当指挥使了!带兵五千六百人.....实打实的个保个的都是战兵....若算上随军的工匠民夫等,就是不下两万人!在西域,足以灭国了!”

    胡忠沉吟片刻,“您是说?”

    “我跟曹国公打招呼了,回头你也去哈密!”

    胡观又道,“儿呀!别看你娘是公主。但你是淮西勋贵的子孙,咱们这样的人家,军功才是传家的唯一法宝.....爹,希望你将来,比你爹我强啊....”

    ~~

    “说白了,俩字儿...军功!”

    理藩院公事房中,李景隆对沙尔把都是好茶款待,笑语连连。

    “也不瞒尊使,你是知道的,前些年咱们两国可是有些....呵呵!是吧?”

    闻言,沙尔把都低头,笑道,“都过去的事了!此次鄙国大汗派遣我等前来,就是为了和大明交好!”

    “我信....”

    李景隆说着,忽然语气一顿,“但是,有人不信呀!”

    说着,站起身站在窗口,“刚才那位胡驸马,我大明开国大皇帝陛下的亲姑爷,姑爷你懂吧?”

    沙尔把都笑道,“自然懂!”

    “不知你们那边姑爷亲不亲......我们这边是一个姑爷半个儿!”李景隆又道,“他在朝中举足轻重!而且手握重兵!担当要职!”

    “和他一样出身武将贵族之家,又是皇室亲戚的贵族们,都认为贵国....不可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