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0章

    说到这儿,她战术性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给王振说话的机会。

    王振自然看得出来,略一思考,果断站队孙皇后。

    无他,孙皇后年轻,这后宫之主的位置,早晚是她的。

    虽然张皇太后更强,但…孙皇后潜力更大。

    “王振唯娘娘马首是瞻。”

    挺上道啊……孙氏越发满意,慢悠悠道:“王振,你的梦想是什么?”

    王振不加思考,说道:“成为三宝太监,郑和那样的人!”

    第73章

    各使手段

    三宝,是所有太监的偶像,有些权势的太监都将其视作终极梦想。

    王振说到三宝,谄媚神色尽去,满脸的尊敬,向往。

    太监也能做一番大事业,亦能青史留名!

    “有志向!”孙氏微微一笑,“你既然有颗为大明尽忠的心,那本宫未尝不能助你一臂之力。”

    王振心中大喜,连连叩首:“娘娘大恩大德,奴婢万死难报。”

    顿了顿,“敢问娘娘有何差遣?”

    孙氏很喜欢他的态度,笑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太子不常来后宫,皇太后…也不让他来见本宫,你和太子接触机会多,想办法带他来本宫这儿。”

    王振一怔,心中苦涩。

    现在他和太子接触机会也少了很多,不至于见不上面,却也少的可怜。

    无论是外廷的于谦,还是内廷的皇太后,都不喜欢他,甚至连小太子本人,对他也没以前亲近了。

    这也是他站队孙氏的原因之一,不是他不想跟着皇太后混,是皇太后不待见他。

    至于外廷,于谦每每见他,都是一副冷眉竖眼模样。

    “奴婢谨遵娘娘懿旨。”王振怕失去利用价值,没敢说出来自己境况。

    他这低眉顺眼的谦卑模样,让孙氏找回了皇后的尊严、自信。

    她笑着道:“本宫素来大方,只要你一心一意为本宫办事,本宫不会亏待了你。”

    “是是是,娘娘大气,奴婢先多谢娘娘了。”王振谄笑着奉承。

    ~

    杨府。

    杨士奇抿了口茶,看向杨荣、杨溥。

    “对于于谦,你们怎么看?”

    杨溥沉声道:“于谦太过理想主义,如今先帝崩逝,大明格局定然是自上而下松弛,甚至失去管控,先帝的那一套体系,定然随着时间推移而崩坏,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必须要做出妥协,可他不愿妥协,如此下去,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顿了顿,叹道:“太子太过年幼,根本没有镇住场子的可能。”

    “不能让于谦起势。”杨荣直接表明立场。

    杨士奇点点头,他和杨荣想法一致,“弘济,你的意思呢?”

    “要不让于谦先试试,实在不行……”杨溥话没说完,便被打断。

    杨荣道:“现在我们就被动了,先机已失,一步让,步步让,等于谦铸成大错,我们即便想挽回,也无能为力。”

    “我同意勉仁的看法。”杨士奇看向杨溥,“弘济你也太理想化了,于谦不是以前的于谦了,我们都看错了他,将他想得太简单了。”

    杨士奇眯着眼道:“本以为他是个搏名的直臣,现在看……哼,其野心之大,令人胆寒。”

    杨溥笑了:“你们也太高抬他了吧?

    他不过一个兵部侍郎,能有多大本事?

    再者,士奇兄你是兵部尚书,还怕他一个侍郎?”

    (ps:杨士奇,名杨寓,字士奇。)

    夺命三连,让杨士奇老脸有些挂不住,他确实管不住于谦。

    莫说现在,以前也管不住。

    于谦根本没把他这个尚书放眼里过,偏偏前有李青,后有皇帝,他还真奈何不了于谦。

    现在于谦倒是没二人撑腰了,但也起来了,还有一个张辅和他沆瀣一气。

    杨士奇虽是于谦顶头上司,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咳咳……”杨荣清了清嗓子,替杨士奇挽尊,“现在于谦有张辅帮助,张辅又是外臣和皇太后的唯一接头人,弘济你可莫小瞧了于谦。”

    杨溥是个直性子,“你们说怎么办?”

    “结党!”杨士奇道。

    “我们不是在结了吗?”杨溥不解。

    杨荣不爽地瞥了他一眼,“那叫结党吗?那叫人情世故,从现在起才正式开始。”

    杨溥摸了摸鼻子,苦笑道:“看来你俩都有主意了。”

    “弘济你这就见外了,我们这不是和你商量着来的嘛。”杨士奇笑吟吟道,“来,喝茶,我们慢慢谈。”

    ……

    “争取张辅?”杨溥果断摇头,“士奇你也太异想天开了,张辅什么身份,咱们争取的动他?”

    杨荣和杨溥看法一致,“争取张辅,还不如争取太子呢。”

    杨士奇无奈,仔细一琢磨,也觉得自己太过理想了,苦笑道:“现在争取太子已经有些晚了,于谦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关键的是……于谦他咬死不放人啊!”

    “这确实是个问题。”杨荣叹了口气,突然他眼睛一亮,“既如此,我们何不争取张皇太后?”

    “争取皇太后?”

    “没错!”杨荣道,“先帝给了张皇太后国政大权,我们直接促请她上殿视朝,这一来,张辅的优势荡然无存。”

    “妙哉。”杨士奇一拍大腿,道,“就这么办,反正这是先帝的遗诏,这样做不算坏了规矩。”

    杨溥也点头道:“可行。”

    “如何争取?”杨溥问。

    杨士奇笑道:“简单,给她娘家人讨封爵位。”

    …

    东宫。

    结束了一天学业的小朱祁镇长长松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小脸皱巴巴的,很不开心。

    他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压抑,全然没了先前乐无忧的生活。

    每天都要读书,写字,繁重的学业,以及父皇崩逝,还有做皇帝的艰难,把他压得喘不过来气。

    “太子,你…不舒服吗?”

    小家伙儿摇头:“老师,今晚我想去找皇奶奶。”

    于谦默了下,点头答应。

    小家伙儿这才露出开心笑容。

    见他笑,于谦也笑了,心中却有些苦涩,他自己都觉得小家伙儿很压抑。

    什么都做不了,却还要如此辛苦。

    但没办法,若不如此,等他长大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傍晚,于谦回了家,难得和妻儿共处,老婆孩子热炕头。

    小家伙儿开心地去了后宫。

    还没到坤宁宫,就遇到了多日不见王振,他笑着打招呼道,“大伴,你还好吗?”

    “回太子殿下,奴婢不好。”王振惨兮兮道。

    “是谁欺负了你吗?”

    “不是,”王振摇头,“是见不到太子,奴婢心里难过。”

    他这么一说,小朱祁镇也难过起来,“没办法,父皇驾崩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好皇帝。”

    说罢,小家伙儿叹了口气,不开心地跟着宫女前往坤宁宫。

    王振都惊呆了,他本以为太子会和他诉苦,并抱怨于谦什么的,毕竟于谦确实严格。

    最不济也会承诺带他去东宫,做个伴读加玩伴。

    不曾想,小家伙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

    太子他变了,也成长了些,以前的那一套怕是行不通了……王振望着小朱祁镇的背影,陷入沉思。

    ~

    坤宁宫,张皇太后也不开心,突然担下这么大的担子,她有些无所适从。

    丧夫又丧子,孙儿又太过年幼,无法掌控朝局,她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本应该是养老的年纪,却一点也不能懈怠。

    看着呈报上来的国家大事,她心累的紧。

    “皇奶奶,孙儿来看你了。”

    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张皇太后抬头,孙儿已到了近前,她连忙伸开双臂,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镇儿,到奶奶怀里来。”

    小朱祁镇扑进她怀里,“皇奶奶,晚上我要和您一起睡。”

    “好。”张皇太后慈祥的笑着,“镇儿饿不饿?”

    “我吃过了,还不饿。”小朱祁镇摇摇头,扫视一圈,“花花呢?”

    “去溜了,一会儿就回来。”张皇太后揉了揉眉心,有些疲倦,现在连个遛狗的时间都没有。

    重任在身,她不敢有分毫懈怠。

    “镇儿,奶奶还要忙一会儿,你先自己玩儿吧。”

    “奶奶在忙什么呀?”

    “看奏疏。”她笑着说。

    “我也要看。”

    张皇太后讶然,她本以为孙儿会吵着吃零食,拉着她玩儿,没想到他会这么懂事。

    “镇儿懂事了。”她温柔地摸了摸孙子的脑袋,将奏疏在书案上摊开,“奶奶读给你听好不好?”

    “嗯,好。”

    “真乖。”张皇太后欣慰又辛酸。

    ……

    第74章

    太子临朝

    次日。

    辰时末,哭丧后,群臣有序地离开。

    走到奉天殿前,杨士奇叫住张辅。

    “国公,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会停着可不行啊!”

    张辅轻轻点头:“回头我去知会于谦一声,从明儿起,太子临朝。”

    “太子临朝是肯定的,但…非下官冒犯,太子太过年幼,便是临朝,也怕是无作为,先帝遗诏,国家重务皆要上禀太后。”杨士奇叹道:“皇太后一直在后宫也不是个事儿啊!”

    张辅皱了皱眉,有心拒绝,却站不住脚。

    太子年幼办不了事是事实,先帝遗诏让太后秉政也是事实。

    杨士奇拱手道:“国事耽搁不得,还望国公以大局为重。”

    张辅沉默少顷,点头道:“好,本国公稍后去觐见皇太后。”

    “英国公高风亮节,一心为国……”杨士奇刚说了两句套话,张辅便转身离开,一点也不给面子,立场鲜明。

    杨士奇很尴尬,却也无可奈何,不忿的嘀咕:“我到底哪比于谦差啊!”

    ~

    东宫。

    于谦听后,点头道:“朝会确实不能久停,停久了百官不可避免的会懈怠,太子年幼,让太后秉政也是先帝的遗诏,没什么不妥。”

    “可这样的话……恐怕我的优势会荡然无存。”张辅忧虑道,“结党也会变得艰难。”

    于谦苦笑道:“结党是为了更好的稳住朝局,若是为了结党不顾朝会,不是舍本逐末吗?”

    “倒也是。”张辅点点头,不再纠结,“我去找太后。”

    走了两步,他又回头道:“你提前给太子说一下,让他有个准备。”

    “好。”

    送走张辅,于谦回到学堂,叫停正在朗读的小朱祁镇,“太子,明日你要起床很早。”

    “为什么啊?”

    “从明日起,你要上早朝了。”于谦说。

    “上朝?”小朱祁镇好奇道,“就是去开会的大殿?”

    “嗯。”于谦教道,“朝会上,群臣会向你行礼,你不要说免礼,要说众卿平身。”

    “喔,我知道了。”

    “你要称孤,不能再称我了。”于谦又道。

    小朱祁镇点点头,“要起多早啊?”

    “嗯…天不亮就要起。”于谦见他抗拒,又道,“皇太后会跟你一起,她也会上朝。”

    “这样啊。”小朱祁镇开心了些,“那我今晚还要去皇奶奶那儿。”

    于谦没忍心拒绝,点头说,“好。”

    “我能不能玩会儿啊?”

    “好,那就玩会儿放松放松。”于谦答应,“太子想玩儿什么?”

    “老师蹴鞠会吗?”

    “会一点。”于谦跟儿子玩过,但他好久没玩儿了。

    小朱祁镇也好久没玩了。

    俩人踢得很臭,但小家伙儿很开心。

    一向严格的于谦,今日格外好说话,因为留给这个孩子自由的时间不多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