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24章

    该说不说,几百口人怒目圆睁的嗷嗷叫,瞧着确实瘆人,不怪锦衣卫小题大做。

    朱祁镇拨开锦衣卫,站在最前面,就那么看着群臣,既无恼怒,又无怯意。

    平静且淡然。

    群臣营造出的泰山之势,没起到势大压至尊的效果,倒像是使足了力气,却打在棉花上,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许久,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没办法,吵得凶没用了。

    他们忽的警觉,自己把小皇帝想得太简单了,也看得太轻了。

    或许,之前的小皇帝并非怕他们,也非少不经事,只是时机不到,在藏拙罢了。

    一直到太皇太后还政,他才逐渐展露帝王手段。

    似乎从太皇太后还政的那一刻起,事情就开始变了,只是威风惯了的他们,压根没把这个少年放在心上。

    现如今……为时晚矣。

    直到现在,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李青,当然,这和李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很大关系。

    他们只看到,朝堂上李青唯唯诺诺,却不见,乾清宫李青重拳出击。

    李青干‘坏’事,都在背地里。

    不过,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因此,这次必须得逼着小皇帝妥协。

    今日退一步,他日退百步的道理,这些人精又岂会不明白。

    说什么,今儿你也得退!

    “皇上,臣有泣血之言上奏。”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智大声说。

    朱祁镇舒展四肢,惬意的轻哼一声,“说吧。”

    “奸宦王振,欺君罔上,擅杀大臣,请皇上圣裁!”陈智语气沉重,双眼通红。

    这一次,都察院折损最是严重。

    京中留任的御史言官,死的死,伤的伤,几乎全军覆没、

    都察院遭此打击,影响力骤减,他的心都在滴血。

    再者,小弟被欺负的这么惨,他要是无动于衷,那以后队伍还怎么带?

    “朕知道了,朕稍后会查的。”朱祁镇轻飘飘的撂下一句,便没了下文。

    陈智哪里听不出这就是个拖词,当即道:“此事无需再查,人证物证俱在,请皇上即刻圣裁王振!”

    他知道人是小皇帝要杀的,所有人都知道这点,但这口黑锅,只能扣在王振头上。

    杀了王振,内廷必然势弱,而外廷必当再次崛起。

    “请皇上圣裁王振!”陈智促请。

    群臣相应:“请皇上圣裁王振!”

    朱祁镇掸了掸衣袍,淡然道:“容后再议!”

    想走,我们可不答应……陈智大声说:“若皇上不立即裁决王振,臣就跪死在这里。”

    “皇上不立即裁决王振,臣等就跪死在这里!”

    “好!好啊!”朱祁镇震怒,他一甩袍袖,冰冷的说:“那你们就跪死好了。”

    第48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那你们就跪死好了!”朱祁镇冰冷说完,一挥手,“回宫,锁门!”

    “嘎吱吱……duang——!”

    宫门紧闭,群臣一脸懵逼。

    好一会儿,他们才反应过来,不过…为时晚矣。

    皇帝都走了,还说什么?

    但发飙发到一半,哪有收回去之理,于是压力给到六部九卿。

    “王尚书,这事儿怎么弄?”

    “胡尚书,不能就这么算了啊!”

    “陈大人,你说句话。”

    ……

    小老弟裹挟着老大哥,非要讨个说法不可。

    老大哥也很无奈,很气愤,但他们理智尚在,闯宫门这种事他们是不敢的,真要闯宫,无异于伸长了脖子让小皇帝砍。

    若在以往,他们还真敢尝试一下,但现在的小皇帝如此强势,真可能砍了他们。

    好不容易混到这个位置,他们可不想稀里糊涂的死了,而且死了也白死,于名声没半点好处。

    犯不着,没必要。

    陈智朗声道:“这大明江山,不仅靠皇上,还得靠我等忠臣,皇上年少,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我们就在这儿跪着,用不多时皇上就会认识到错误。”

    “不错。”王佐附和,“诸位莫要急躁,用不多久皇上就会被我们的忠义之举所打动,斩了王振!”

    ……

    经过一众大佬的苦口婆心,军心重新稳定下来,群臣目光坚毅,誓要把宫门跪开,把小皇帝跪服。

    李青撇了撇嘴,甚至有些想笑。

    眼下这情况,就好比赌气的熊孩子,用惩罚自己的方式,逼父母妥协。

    按道理说,这也不为错,双方的关系就是君父、臣子。

    主要是君父是少年,熊孩子却大多都是老头子,甚至都半截身子入土了,就很违和。

    这一幕,滑稽中带着喜剧的色彩。

    就特别好笑。

    李青受过专业训练,但没忍住。

    这时,队伍末尾有人注意到他,厉声喝道:“你笑什么?”

    李青:“……”

    ~

    朱祁镇回到乾清宫,仍是震怒难消。

    却在这时,钱皇后急切走来,焦急道:“皇上,太皇太后…您快过去吧。”

    “啊?”朱祁镇心中一凛,忙收起负面情绪,起身就往坤宁宫赶,走了几步又顿住,拉着钱氏小手一起。

    钱氏有些羞涩,但眼下情况紧急,也顾不得这些了,小跑着跟上丈夫步伐。

    小两口一路跑到乾清宫,却见太监宫女跪了一地,甚至都在酝酿情绪了,朱祁镇片刻不敢耽误,直接冲进内殿。

    床榻上,张氏俨然已是油尽灯枯。

    不过看到孙子过来,她苍老的面容上仍是挤出一丝笑意,虚弱的说:“镇儿来啦。”

    “皇奶奶。”朱祁镇疾步上前,拉着她的手,自责道:“镇儿不孝。”

    “哪里话,国政要紧。”张氏慈祥笑笑,“听说你和大臣闹起来了?”

    朱祁镇迟疑少顷,点头道:“镇儿会处理好的。”

    “嗯…那就好。”张氏叹道,“君臣不合不是个例,但这其中的度要拿捏好,做事切莫急躁。”

    “哎,好。”到了现在,朱祁镇再也没有往日的算计,真情流露,“这些年多赖皇奶奶了,也辛苦皇奶奶了。”

    张氏苦笑道:“皇奶奶做得并不好,只要到了那边儿你父亲、爷爷不怪我,那奶奶就心满意足了。”

    “不怪,他们不会怪您的。”朱祁镇安慰。

    “母后……!”一道焦急中带着悲切的声音响起,接着,孙氏提着裙裾跑进来,见张氏如此模样,大叫道:“太医……太医呢?”

    “……母后,你别吵。”朱祁镇眉头微皱,“让皇奶奶清净一会儿。”

    孙氏:“……”

    她来到床前蹲下,关切道:“母后,您怎么样?”

    张氏看着她,幽幽的说:“莫以为没了本宫,往后就无人管得了你了,以后要恪守本分,知道吗?”

    “儿臣妾明白。”孙氏乖巧地点点头,“儿臣妾谨记。”

    “那就好。”张氏对这个儿媳终是不放心,对朱祁镇说,“镇儿你记着,后宫干政祸患无穷。”

    “镇儿谨记。”朱祁镇郑重点头。

    孙氏暗暗咬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吧?昔年你干政的时候怎么不说?

    她不服,按照先帝遗旨,她也是有权力干政的。

    但无奈的是,之前一直被老太太压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如今好不容易要把老太太熬走了,儿子又成长起来了。

    其强势程度,犹胜老太太。

    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她根本没有半点儿机会。

    不过,老太太这一走,最起码这后宫我说了算……孙氏气苦之余,开始自我安慰。

    她伤心的说,“母后您可要挺住呀。”

    张氏见不得她这副虚情假意的嘴脸,别过头不看她,慈祥地望着孙子,“镇儿,这重担以后就落在你身上了,有无信心做好?”

    “有。”朱祁镇认真点头,“皇奶奶放心,朕并非孤家寡人,外廷有英国公张辅、于谦他们,还有李先生;

    朕定会用贤黜庸,吏治清明,恢复昔年先帝时期的繁荣,还要更胜一筹呢。”

    “光说可不行啊!”张氏打趣。

    “镇儿一定会做到。”朱祁镇笃定。

    “那好,以后奶奶就在天上看着,看你是不是吹牛。”张氏想摸摸孙子的脸,手上却没了力气。

    朱祁镇拿起她的手,放在脸颊,伤感道:“皇奶奶,您…有什么想交代的?”

    “交代啊……”张氏笑道,“和你爷爷仁宗合葬呗。”

    这个她不说,朱祁镇也会做。

    “还有吗?”

    张氏想了想,道:“奶奶想见见那位李先生。”

    ——

    “嘎吱吱……”

    宫门打开。

    群臣精神大振,果然,小皇帝终于还是服软了。

    不管是腰酸的,还是腿麻的,所有人都腰背挺得笔直,整齐划一。

    一副别扶我起来,我还能跪的架势。

    几个小黄门匆匆走出来,直接无视群臣,闷头往连家屯儿冲。

    众人:“……”

    头顶仿佛有群乌鸦经过,且还拉了泡屎。

    突然,一小黄门发现了远处吃瓜的李青,惊喜道:“别去连家屯儿了,李先生在这儿呢。”

    李青:“?”

    群臣:“??”

    “李先生,快,快进宫,皇上急召。”为首小黄门跑到李青跟前,焦急道,“快点儿,晚了就来不及了。”

    李青心中一凛:“发生了何事?”

    “太皇太后…病危了,要见你。”小黄门解释。

    他的声音不算小,队尾不少官员都听见了,不由脸色大变。

    这可是大事!

    太皇太后可比太后、皇后尊贵得多的多,何况张氏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大明的掌舵人,她的离世注定不平凡。

    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何太皇太后在临终之际,要见李青。

    李青暗叹一声,说:“劳请公公带路。”

    “先生随咱家来。”

    一行人进了宫,然后,‘嘎吱吱……’

    “Duang——!”

    宫门再次紧锁,群臣脸色难看。

    很快,后面听到消息的人,开始上前传播,没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

    听闻太皇太后不行了,众大佬也不禁神色凝重,没了太皇太后,以后的小皇帝只怕会更加强势。

    突然,他们又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

    太皇太后故去了,那太后不就起来了吗?

    虽说小皇帝过了年就十六了,但终究还年少,若以此为借口让太后插手政务……大事可为!

    众大佬心中欢喜,这下,他们可算是找到了突破点。

    昔日,皇上让我们选择,今日也轮到皇上选择了。

    是让太后插手政务,还是杀王振,皇上你得选一个……他们心中欢喜。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风水总算转到他们这儿来了。

    第49章

    太皇太后薨逝

    李青一路来到坤宁宫,赶到内殿之时,张氏已然到了弥留之际。

    他没有虚头巴脑地行礼,径直走到榻前蹲下。

    “先生来啦。”张氏看着李青,一如她做世子妃时看到的那般模样,这么久过去,他仿佛被时间定格了一般。

    “先生果非常人。”张氏轻声说,“以后劳烦先生了。”

    “娘娘客气了。”

    张氏问:“先生以后还会走吗?”

    李青沉吟片刻,“朝局不定,我不走。”

    “那就好,那就好……”张氏放心了,她真的放心了。

    朱祁镇娘俩一头雾水,两人对话有种强烈的违和感,他们总觉得怪怪的,具体哪里怪,他们又说不上来。

    张氏笑容温和,眸中焕发着神采,却又在快速流逝,最后,低不可闻的呢喃着:“我要去陪他了,先生…放心,话会帮你带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